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352篇
水产渔业   1302篇
畜牧兽医   7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对科技创新影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锋 《水产学杂志》2004,17(2):100-102
创新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科教兴国”在全国上下达成共识,各级政府和组织单位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如何评价投资效益、评价科研人员水平、评价科研人员工作完成情况等成为科研管理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为了使从事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的科技工作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质和才干,就必须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催生创新、易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在此背景下科研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虹鳟网箱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喹乙醇对鲤鳃组织Na+、K+-ATP酶活性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含不同喹乙醇剂量的饲料饲喂健康鲤鱼种,研究饲料中不同喹乙醇剂量对鲤体成分含量、血浆生化指标以及鲤鳃组织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喹乙醇对鲤的生化毒性。试验分成6个喹乙醇处理组(0、200、400、800、1600、3200mg/kg),试验期60d。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各组中采血、取全鱼样和鱼鳃样,进行不同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喹乙醇使鱼体脂肪含量轻度上升,使灰分沉积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在较高喹乙醇剂量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活性降幅较大,血浆中葡萄糖(GLU)、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高密度脂蛋白(HDL)、白蛋白(ALB)、K 、Ca2 、P含量升高,肌酐(CRE)和CO2含量降低,其他测定指标变化不明显。鳃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随喹乙醇剂量的升高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喹乙醇剂量达1600mg/kg以上时,Na 、K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1600mg/kg以上的喹乙醇剂量可以明显干扰鲤的正常生化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亚东鲑亲鱼生长性能、性腺指数、消化酶活性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5×2两因素随机设计,设5个蛋白质水平(36%、39%、42%、45%、48%)和2个脂肪水平(9%、18%),共配制10种实用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19尾鱼。初重为(462.53±45.40)g亚东鲑在室内水族箱中流水饲养,饲养周期为77 d。结果表明:同一脂肪水平下,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增重率有所升高,而饲料系数逐渐降低,至蛋白质水平为48%时又有所升高。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雌性亲鱼性腺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雄性亲鱼性腺指数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至蛋白质水平为48%时又有所回升。同一脂肪水平下,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胃、肠道和幽门盲囊的脂肪酶活性逐渐增加,蛋白质水平为48%时显著高于蛋白质水平为36%时(P0.05);而胃、肠道和幽门盲囊的蛋白酶活性虽有所增加,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蛋白质水平下,18%脂肪水平组胃、肠道和幽门盲囊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略高于9%脂肪水平组。同一脂肪水平下,血清氨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以及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亚东鲑亲鱼对饲料蛋白质(36%~48%)和脂肪(9%~18%)水平有一定的适应性反应;以增重率为指标进行折线模型分析,得出饲料脂肪水平为9%和18%时,亚东鲑亲鱼对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43.11%和45.69%。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造成中国西北某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场幼鱼出现持续性死亡的病因,采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分子鉴定的方法对患病虹鳟进行了鲑鳟常见病毒筛查,同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电镜观察、滴度测定及人工回归感染等方法对分离获得的毒株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显微结构观察及毒力特性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患病虹鳟的肝、脾及肾组织细胞发生广泛性坏死,并伴随空泡化及溶解等现象;由病鱼内脏组织制备的组织匀浆悬液均能够感染CHSE-214细胞并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PE);从该养殖场的不同养殖区域共分离到3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其中IPNV-F1和IPNV-W2属于基因组Ⅰ型,分别与IPNV中国分离株WZ2016(KX355401)和ChRtm213(KX234591)同源性最高,VP2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8.5%,IPNV-W1属于基因组Ⅴ型,与意大利毒株IPNV/O.mykiss/I/PN/208/Mar88(MG543567)同源性最高,二者的VP2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1%;接种病毒后的CHSE-214细胞内存在大量呈晶格状排列的无囊膜病毒粒子,3株IPNV分离株在CHSE-214细胞上的平均滴度分别为107.43 TCID50/0.1 mL(IPNV-F1)、107.30 TCID50/0.1 mL(IPNV-W1)和107.29 TCID50/0.1 mL(IPNV-W2);分别以0.1 mL/尾的剂量向健康虹鳟幼鱼腹腔注射各IPNV分离株,在攻毒后60 d内虹鳟未出现死亡,攻毒后30 d时,病毒在组织中的平均滴度分别为104.50 TCID50/0.1 g组织(IPNV-F1)、105.38 TCID50/0.1 g组织(IPNV-W1)和104.13 TCID50/0.1 g组织(IPNV-W2),攻毒后60 d时,病毒在组织中的平均滴度下降为103.43 TCID50/0.1 g组织(IPNV-F1)、104.50 TCID50/0.1 g组织(IPNV-W1)和103.21 TCID50/0.1 g组织(IPNV-W2).研究表明,该发病养殖场同时存在基因组Ⅰ型和Ⅴ型的IPNV,本研究首次从同一养殖场分离到两种基因型的IPNV,可为中国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吴迪  王连生 《动物营养学报》2023,(12):7541-7551
抗菌肽因广谱抗菌性、热稳定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成为极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然而,天然抗菌肽活性差、毒性高、合成成本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近年来,天然抗菌肽的分子改造与设计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鱼类是天然抗菌肽的重要来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鱼源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分子设计与优化策略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旨在提供对鱼源抗菌肽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为鱼源抗菌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虹鳟(Salmo gairdneri)属鲑科鱼属,原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自1874年起通过人工移植驯化,现已遍布美洲、欧洲、亚洲等很多国家和地区.虹鳟肉质细嫩、含脂量多、营养丰富,特别是EPA(二十碳五烯酸)高于其他鱼类数倍以上,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养殖的优质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K族化合物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认为维生素K仅与机体凝血功能有关。近年来,随着对骨组织中维生素K依赖性骨蛋白的深入研究,发现维生素K对机体胶原组织,尤其是骨组织代谢有影响。主要介绍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及对水产动物研究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布于北太平洋水域的鲑科(Salmonidae)鱼中的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是世界著名的经济鱼类。在北纬30—70°范围内的海域及亚洲、北美洲等流入太平洋、北极海的河流里均有发现。 该属共有6个种,均为溯河洄游冷水性鱼。即①大麻哈Oncorhynchus keta W(又分夏季溯河洄游产卵与秋季溯河洄游产卵两类群,前者称夏大麻哈或夏鲑。后者称秋大麻哈或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