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56篇
综合类   14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近期采集的土壤样品各指标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对,在分析聊城市20年来集约经营投入变化的基础上,讨论了经营集约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施肥量、机械总动力、农药投入量等指标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量化肥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的养分供给水平,提高了土壤质量级别,但速效钾含量降低、变异性加大,同时也导致化肥产出率逐年降低;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小;管理措施不一致、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速效养分、有机质等土壤质量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加大。  相似文献   
102.
以鸡冠花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2CO3溶液处理,对不同盐胁迫下鸡冠花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钠盐对鸡冠花种子的萌发都有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以Na2CO3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资源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简称ANN)从 2 0世纪 40年代的萌芽到今天的开发现有模型以及在应用中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模型、算法的改造 ,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是基于实例的方法 ,不需要考虑数学模型的内部结构 ,不需要假设前提条件 ,不需要人为地确定因子权重 ,作为一个黑箱综合地映射研究对象的整体性。通过森林资源的预测 ,及时掌握森林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是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动态化、目标化和科学化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方法对甘肃连城林场吐鲁沟营林区有林地面积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模型建模简单 ,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4.
以侵蚀环境不同退耕撂荒年限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特征,分析植物恢复过程。结果表明:植物群落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退耕撂荒年限的增加,恢复演替的推进逐渐增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撂荒年限呈正相关,而群落优势度指数与撂荒年限呈负相关;物种多样性指数能极好地反映群落物种丰富度,并能客观表达物种的动态变化,其演变呈升—降—升的趋势,退耕撂荒3、10和25 a左右时为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高峰。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群落生物量、覆盖度和优势度关系密切,随着退耕撂荒地植被恢复演替的进展,植被结构稳定性呈阶梯式增强,从而为侵蚀环境生态恢复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有机肥处理后,Cu在土壤、蔬菜中的累积及土壤Cu的形态转变规律,研究设置了不同有机肥用量处理(CK,0 t hm-2;T1,20 t hm-2;T2,40 t hm-2;T3,60 t hm-2;T4,80 t hm-2),每次施用有机肥后分别种植青菜和空心菜各两茬,测定土壤、蔬菜体内Cu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量有机肥处理下,四茬叶菜类蔬菜收获后,土壤中Cu元素总体出现了明显累积;以每茬蔬菜种植前分别施加有机肥量20、40 t hm-2为背景,根据非线性回归拟合模型,预计在第七茬和第六茬蔬菜连作后,土壤中Cu全量可能超过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另外,Cu在叶菜类蔬菜中和土壤含量有同步累积趋势,但第四茬不同处理下蔬菜中Cu含量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 <0.05)。第四茬(有机肥施用1年后)叶菜类土壤中Cu形态总体表现为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醋酸提取态的规律,菜园土壤短期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土壤中的醋酸提取态占全量中的比例,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在青菜和空心菜对Cu的富集系数的差异性分析中发现,空心菜对Cu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青菜(P <0.05)。四茬叶菜类蔬菜Cu总量分别与其土壤总Cu和醋酸提取态Cu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济南市南部山区1975—2016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特征,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结构的控制特征。结果表明:①41年间南部山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两者面积之和占比长期在70%以上;耕地和建设用地次之,且耕地整体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逐年增加;水域面积占比小且稳定;未利用地占比最小且呈减少趋势。②地形条件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控制作用。随着高程的上升,土地利用结构由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占主导;在坡度小于2°的平坦区域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在缓坡地土地利用结构由以草地为主、耕地为辅转变为耕地、建设用地和草地相对均衡的状态,陡坡地则以林草地为主;阴坡林地占主导,阳坡草地占主导,耕地和建设用地在阳坡的面积显著高于阴坡。③南部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是在地形因素控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7.
黄河下游不同质地潮土孔隙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颗粒排列及形成的团聚结构是影响孔隙形态的基本因素,为直观观察与定量测算不同质地土壤的孔隙形态及其变化特征,于山东省东昌府区采集壤土、粘壤土、砂壤土样品,通过常规方法和土壤薄片,研究了土壤孔隙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均为表层向下逐渐减少且10月份低于6月份。(2)砂质壤土孔隙形状均以简单堆集孔隙为主。而粘壤土、壤土则以复合堆积孔隙为主,且土壤团聚作用较强。(3)砂质壤土的孔隙平均当量直径(ED)及孔隙形状系数(S)明显高于粘壤土及壤土,而砂质壤土的孔隙复杂度(D)明显低于粘壤土及壤土。且ED及S值分别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D值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土壤质地(即砂、粉、粘粒含量)能够影响土壤孔隙形态。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近20年发展起来、具有较大影响的土壤分类方案,本文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应用方面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09.
水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笔者系统评述了水岸带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水岸带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就水岸带土壤生态环境及其修复研究而言,国外主要的关注焦点开始转向对退化水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水岸植被缓冲带的管理,而国内学者对水岸带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均较为薄弱。从水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来看,国内外水岸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具有明显的生态风险,但主要的研究集中于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水平和污染现状分析,而没有能够将各环境因子、土壤生物对重金属的响应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导致了对区域内重金属可能存在的生态危害效应的评价不明。  相似文献   
110.
回顾了长柄扁桃(Amygdalus predunculata Pall.)在种质资源与分布、种苗繁育与引种栽培、植物形态学与生理学特性和综合效益等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针对长柄扁桃当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提出应加强长柄扁桃林地蒸散耗水规律及水量平衡过程、适宜栽植密度及田间优化管理等3个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加快推进长柄扁桃研究,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