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73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双季稻区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到不同肥料品种后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1.9%~3.5%之间;同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能减缓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有效养分的下降,成熟期比未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处理的土壤肥力略高。  相似文献   
32.
探讨了不同类型土壤、播种期、播种量、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稀土、硼、钼肥微肥不同施用方法、多效唑不同施用时期等对赣紫2号的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理想的土壤为有机质较丰富的沙壤土;播种期为9月10日至10月20日;最佳播种量为22.5~30 kg/hm2;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375 kg/hm2、45.0~67.5 kg/hm2;蕾期或初花期喷施0.5%稀土;用0.1%的硼酸、0.05%的钼酸铵浸种;伸长期或初花期喷施0.025%多效唑等均能显著提高赣紫2号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33.
冷浸田改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冷浸田改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冷浸田今后改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木薯高产栽培及产后废弃物处理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品种选择、肥料运筹、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木薯高产栽培技术,概括了木薯收获后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展望了江西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5.
绿色水稻生产中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有关利用香根草治理水稻螟虫的研究结果及相关经验,总结介绍了绿色水稻生产中利用香根草诱集诱杀水稻螟虫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控蘖剂对超级早稻品种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喷施控蘖剂和喷施清水两种处理,研究了控蘖剂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株形态,孕穗期田间小气候及群体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喷施控蘖剂处理能显著减少无效和低效分蘖的发生,增加高峰苗期分蘖构成中高效分蘖(单茎4叶及以上分蘖)所占比重。喷施控蘖剂处理的穗长、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二次枝粳数及着生其上的二次颖花数及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未喷施控蘖剂的对照。同时喷施控蘖剂能增加株高,中后期群体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孕穗期上三叶叶温和群体的透光性,增加叶片SPAD值,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但也表现出稻株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减小等特点。[结论]喷控蘖剂措施处理最终表现为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上升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富贵籽成花的影响因素,探明其花芽分化与环境主要因素温度和光照的关系,以1.5~2年生盆栽富贵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温度、光周期和光照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富贵籽的花芽分化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富贵籽成花的主要因素,20~25℃处理下的富贵籽植株可以完成花芽分化和成花,而10℃处理的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而未能花芽分化。光照对富贵籽的成花不起主导作用,在营养生长充实的条件下,无论是长日照还是短日照,只要温度合适富贵籽即可进行花芽分化,说明光周期对富贵籽的花芽分化不起作用,但合适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8.
灰色系统理论在木薯引种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期为江西红壤旱地木薯良种选择提供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方法,对2010年和2011年新引进的38个木薯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8个木薯品种中以H867、H628、H989、H632、H680、SC205、GR024-2、ZM99229、SC8和H1312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较高(大于0.619),在江西红壤旱地的综合表现较好,而‘瑞士P11’、‘桂热3号’、G37、F100和‘瑞士88’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较低(小于0.506),综合表现较差。可见,灰色系统理论可作为木薯引种适应性的评价方法。H867、H628、H989、H632、H680、SC205、GR024-2、ZM99229、SC8和H1312等品种适宜在江西种植,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9.
以双醛淀粉和乙二胺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重金属吸附剂——交联氨基淀粉(CASt),采用单因素吸附实验系统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吸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交联氨基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6、温度为25℃、吸附剂投入量为0.6 g、反应时间为90 min、吸附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交联氨基淀粉对模拟废水中Cd~(2+)的去除率达到92.46%。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模拟。由交联氨基淀粉吸附Cd~(2+)后的红外光谱(FTIR)图谱可以看出,交联氨基淀粉与Cd2+是通过配位作用结合的,氨基淀粉对Cd~(2+)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猪粪施用后土壤砷(As)的形态变化及其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机制,基于1981年开始的红壤稻田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不施肥(CK)、化肥配施(NPK)、化肥配合早稻猪粪施用(NPKM1)和化肥配合晚稻猪粪施用(NPKM2)等处理土壤As的形态分异规律以及水稻籽粒和秸秆中As的累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NPKM1和NPKM2处理土壤总As含量分别比CK提高148.71%和282.11%,土壤As储量分别增加120.35%和205.02%;与NPK处理相比,NPKM1和NPKM2处理土壤As含量分别增加90.48%和192.64%,土壤As储量分别增加83.28%和153.71%。且不同形态As含量也均呈现出猪粪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但NPKM2处理显著高于NPKM1处理。土壤As形态中主要以Fe-As比例最高,其次为Al-As和Res-As,而Ca-As和Ex-As含量最少。与NPKM1处理相比,NPKM2处理的Ex-As、Al-As、FeAs、Ca-As和Res-As含量和储量均显著较高。同时,NPKM1和NPKM2处理秸秆和籽粒中As含量和吸收量也显著提高。通过拟合方程表明,土壤Ex-As对水稻As吸收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