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引进20个梨品种,通过对新梢生长动态、物候期和果实品质研究,筛选出适合河西地区栽培的梨品种。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新梢长度为41.2~103 cm,新梢停长时间为7月5日-25日。(2)不同品种初花期为4月23日-5月1日,果实成熟期为8月5日-9月15日,果实发育时间97~139 d。(3)20个梨品种单果质量为86.25~284.0 g,果形指数为0.85~1.24,果心比率为39.04%~51.76%。(4)不同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0.17%~14.8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为5.69%~9.46%,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为0.12%~0.62%,糖酸比为9.98~50.81,果实硬度为4.3~12.8 kg·cm~(-2)。(5)不同品种石细胞质量分数为0.202%~1.911%,石细胞团平均直径233.50~482.01μm。研究认为,‘甘梨3号’‘软儿梨’‘南果梨’‘81-11-69’‘黄冠’‘身不知’‘新梨7号’‘中梨1号’‘早美酥’‘早金酥’‘甘梨2号’‘爱甘水’和‘早酥’可在河西地区栽培,其中‘南果梨’‘甘梨3号’‘黄冠’‘早酥’‘甘梨2号’‘早金酥’和‘新梨7号’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52.
以“农大6号”和“农大7号”欧李为试材,采用温室有机栽培的方法,设置4个栽植密度(0.5m×0.5m、0.5m×1.0m、0.5m×1.5m、1.0m×1.0m),对欧李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冠幅)、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绿素含量(SPAD)及荧光指标(Fo、Fm、Fv/Fm、Fv/Fo、qN、qP、ETR)进行了测定,以探究栽植密度对温室有机欧李生长及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其高效生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欧李的生长及光能利用均有显著影响,且因品种而异。“农大6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栽植密度为0.5m×0.5m时,其地径、冠幅、LA、SLA均最小,荧光参数Fv/Fm、Fv/Fo最小,qN值最大;当密度减小至0.5m×1.5m时,“农大6号”的株高、地径、冠幅均最大,LA、SLA、SPAD值最高,且地径、冠幅显著高于其它密度(P<0.05),荧光参数Fv/Fm、Fv/Fo值最大,qN值最小;密度减小至1.0m×1.0m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大7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0.5m×0.5 m密度下地径、冠幅、LA、SLA、SPAD值最低,ETR、qP、qN值均较大;1.0m×1.0m密度下地径、冠幅、LA值均最大,SPAD值最高,荧光参数Fv/Fm、Fv/Fo、ETR值最大,qN值最小。温室有机栽培模式下,“农大6号”和“农大7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分别为0.5m×1.5m、1.0m×1.0m。在欧李的温室生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及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3.
外源ABA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材,采用常温+ABA、常温+水、低温+ABA、低温+水等几种不同处理,探讨外源ABA对低温下辣椒幼苗抗冷性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A预处理可以降低辣椒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的积累量,从而缓解低温对质膜的过氧化伤害;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来促进活性氧代谢,并提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增强低温下辣椒幼苗的抗冷性,进而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54.
树莓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树莓品种18个,在天水、武威、靖远等地设点栽培试验,通过区域性品种对比试验,对其培育技术、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树莓在天水试区较武威、靖远两地生长好。以Willamette品种适应性强,在天水、武威、靖远3个试区都生长表现好。在天水市麦积试验点枝高生长量最大,达到167 cm。  相似文献   
55.
56.
由于枣树的物候期具显著的重叠性,导致各器官营养竞争激烈。为给枣树氮肥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8年生密植壶瓶枣为指示品种,不施氮为对照,设置5个氮素施用量(0.08、0.12、0.16、0.20、0.24 kg/株),测定不同氮素水平对壶瓶枣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均有利于壶瓶枣树基径、叶面积的增大,对生长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当施N 0.16 kg/株分别在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按施氮总量的40%、30%、30%施入时,壶瓶枣树生长良好,枣果品质综合表现最优,单果重、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较不施氮增加61.29%、17.64%、6.23%、28.04%、55.51%;果实纵径较不施氮增加9.42%;总酸含量低,较不施氮降低17.47%。因此认为,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施N 0.16 kg/株是武威枣园及类似生态区域促进密植壶瓶枣生长和提高枣果品质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57.
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需求逐渐扩大,寻找适合发展有机枸杞产地则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主要环节。武威的土壤酸碱度、海拔以及有效积温等天然的气候条件适宜枸杞的生长,更有利于生产有机枸杞,加之优越的政策条件、便利的交通优势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都为有机枸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武威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9万hm2,设施农牧业面积为1.2万hm2,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病虫害发生率较低,这些都为有机枸杞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武威地区发展枸杞产业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8.
以甘肃民勤荒漠成年沙枣树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径阶的标准木进行了全株破坏性取样。直接测量了树木的总生物量(含根、茎、枝、叶)、树冠形状、叶面积。并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叶片、树冠、整株树木的分形特征及其与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生长势的联系。结果表明:1)叶片周界分维数DLp均值=1.048。DLp与叶片圆度Rd呈反相关。叶片面积分维数DLa均值=1.337。DLa与叶片圆度Rd成正比。DLa反映了被调查的民勤沙枣的品种属性、栽培性质、生态学特性;2)树冠空间曲面分维数D(S-L)均值=2.304。树冠体积分维数D(V-L)均值=2.308。D(S-L)与树冠叶面积饱和值K2呈正相关。生长中庸的林木,D(S-L)≈2.2~2.3,与此相对应的K2≈0.6~0.7。D(S-L)与树冠垂直投影面的叶面积指数LAI值呈正相关。分维数D(S-L)平均值对应的LAI≈3。在一定范围内,D(S-L)随树木生长势的上升而增大,随立地条件的改善而增大。树冠分维数反映了树木的生长势和立地条件的优劣;3)整株树木分维数D(Wt-L)均值=2.410,D(Wt-L)的值映射出沙枣的中旱生植物、阳性植物、高光合植物特征。  相似文献   
59.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城市化建设的步伐稳步迈进,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因此,园林绿化便成为了城市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各大城市绿化植物病害虫的防治和养护逐渐成为了焦点问题。为加快城市绿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的调查研究,希望对其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为给梨干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稀释涂布法,从武威梨园土壤中分离梨干枯病拮抗菌,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测定其对梨干枯病菌丝的抑制作用及其田间防治效果,揭示其生防潜力。分离出1株对梨干枯病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拮抗菌,命名为LKYHC-4,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该菌株对梨干枯病菌丝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为85.37%;使用拮抗菌株LKYHC-4对梨干枯病病菌进行预防及治疗处理后,其防效分别为66.7%和57.14%。故拮抗菌株LKYHC-4对梨干枯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可为梨干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类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