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86篇
基础科学   36篇
  97篇
综合类   989篇
农作物   24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09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25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宋家祥  庄恒扬 《作物学报》1997,23(6):719-726
试验于1992-199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溶重盆栽。结果指出,容重1.1g/cm^3处理,根系长势“前旺后衰”,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根系生长始终处于劣势,而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主根生长率与一次侧根增长率高,主根长,一次侧根量大,根系活力强,吸收氮、磷、钾多,长势“前强后稳”,为最优处理;还发现,棉根干重随土  相似文献   
122.
针对抛秧持有的秧苗直立过程,以洗根手插为对照,研究了抛秧稻活棵立苗及其生理生态特点。结果表明,抛秧稻带土秧苗抛后,平躺小苗、中苗、大苗一般分别在2-5、5-6、7-10天内直立。在活棵立苗期间抛秧稻苗体内水分、养分及肖合等状况明显优于同质洗根手插苗。根、叶、蘖等生长在数量、质量上也优于同质洗根手插苗。抛秧稻缓苗恢复的先后顺序为发根、出叶速度加快,体内养分含有率及干物重的递增。秧苗素质、苗龄、带土状况、苗姿以及水、温等一些内外因素均对抛秧稻活棵立苗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或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3.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N、P、K肥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施用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和崩解值下降,消碱值和回复值上升。增施P肥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对最高粘度、崩解值、消碱值和回复值影响效用,供试品种间变化趋势存在差异。K肥施用量增加,各品种均表现出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崩解值上升趋势,消碱值和回复值呈下降趋势。对NPK肥,不同品种反应程度不同,品种与N、P、K之间,N、P、K三者之间都存在互作效用。减少N肥用量,适量增施K肥有利于稻米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4.
提高外源蛋白在特定目标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是转基因植物研究与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谷蛋白是水稻种子中最主要的贮藏蛋白,其表达具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谷蛋白信号肽序列在指导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水稻谷蛋白Glu A-2基因的启动子及其信号肽编码序列,并与GUS报告基因编码区融合,构建了分别含有和不含有信号肽的表达载体p13GG和p13GSG;经农杆菌介导法分别转入同一水稻品种中,获得了20多个独立转化子,PCR证明外源基因都已整合进了水稻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融合Glu A-2信号肽编码序列可显著提高GUS基因在水稻胚乳中的转录;利用GUS特异的抗体进行Western杂交分析,显示该信号肽序列可显著提高外源蛋白在转基因水稻胚乳中的积累,但是其所指导表达的GUS蛋白在水稻胚乳中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活性,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解析。相关结果对于水稻品质改良基因工程研究以及以水稻种子作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外源蛋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栽插密度和穗粒肥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因水稻品种类型和土不分胁迫程度而有较大差异;土壤水分充足,汕优63的产量为低密度高于高密度保花肥或粒肥的产量高于促花肥,盐粳2号栽插密度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促花肥的产量显著高于保花肥或粒肥,在水分胁迫下,两供试材料均以高密度的产量高于低密度仅花肥的产量高于保花肥或粒  相似文献   
126.
有机栽培对杂交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粳稻(常优2号、常优5号、甬优8号)和常规粳稻(淮稻5号、南粳46、南粳5055)为试材,比较研究了有机和常规栽培方式对两种类型粳稻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了有机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实现稳产优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杂交、常规粳稻平均产量分别为8.11 t hm–2和6.29 t hm–2,前者比后者高28.93%。有机栽培杂交粳稻的群体总茎蘖数低于常规粳稻,但成穗率较常规粳稻增加了6.5个百分点。两种类型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有机栽培常规栽培,但有机栽培杂交粳稻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降幅较小。有机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生育后期平均群体生长率是常规粳稻1.29倍,干物质积累比例高出8.81个百分点。有机栽培略微降低了杂交粳稻的加工品质,但显著改善了外观品质,提高胶稠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总体上改善了蒸煮食味品质。有机栽培下杂交粳稻产量优势明显且有较好的品质性状,在有机稻米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7.
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系统介绍了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及影响还田秸秆腐解的因素。对秸秆还田的效应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8.
小麦精确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精确施氮与常规施肥对小麦茎蘖动态、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确施氮通过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合理配施磷钾肥,可比常规氮肥利用率提高6.42%,增产7.37%,并改善了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29.
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外 ,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和影响至关重要。栽培措施中 ,以氮素对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各项主要指标的调节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30.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分析了351份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糙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在9.3%~17.7%之间,平均为12.4%;籼稻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2%,比粳稻高约1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低的粳稻品种明显偏多,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不平衡现象。现有生产上主栽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而高蛋白粳稻种质极少。但仍有部分蛋白质含量极高或低的种质,如饲料稻、早籼稻和一些籼粳交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较高,而部分粳稻和外来籼稻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因此可以从一些地方品种、外来品种以及籼粳交后代中筛选到极端类型的种质,为遗传育种提供研究的原材料。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水稻间各贮藏蛋白组分具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