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31.
对荒漠草原区和山地区2种不同条件下的天然柄扁桃生长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初选和复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天然柄扁桃优树指标及标准。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区入选优树的标准为灌丛高≥1.42 m,平均单枝基径≥1.82 cm,平均单枝分枝长≥24.01 cm,种子长径≥11.50 mm,叶面积≥1.03 cm2,平均单枝分枝数≥16.00条;山区入选优树的标准为灌丛高≥1.61 m,总结实量≥663个,平均单枝分枝长≥25.42 cm,种子长径≥11.69 mm,千粒重≥354.16 g,平均单枝分枝数≥13.00条。  相似文献   
432.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又名花曲柳窄吉丁、梣小吉丁,属鞘翅目吉丁科窄吉丁属,是危害木犀科梣属树木的一种危险性极强的蛀干害虫,主要寄主为白蜡、水曲柳等。据资料记载,白蜡窄吉丁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在天津、新疆、河北、内蒙古、山东、台湾等地也曾被报道过。国外主要分布于美国、朝鲜、蒙古、日本及俄罗斯等国。根据近几年的统计。  相似文献   
433.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及其变化,为完善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绩效考评、责任追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监测预警、信息和决策支撑。文章以2014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大局子林场的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为依据,提出了湿地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34.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沙柳、柠条、杨柴三种灌木林地凋落物的数量、分解速度、土壤养分积累、土壤物理性质等的测定,探讨了人工固沙灌木林改良土壤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凋落物生物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沙柳最多,其次为杨柴,柠条最少;凋落物的分解受树种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各处理失重率表现为埋置处理地表淋溶地表无淋溶,相同处理下柠条失重率显著高于杨柴,杨柴显著高于沙柳;沙柳、杨柴、柠条灌木林地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且增加主要表现在0~25 cm土层;灌木林较流动沙丘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毛乌素沙地人工固沙灌木林地通过凋落物的产生及分解,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养分含量不断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促进了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43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产地沙枣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特性,应用隶属函数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筛选出较为抗旱的沙枣。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枣的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量、地径、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土左旗、乌海和民勤沙枣均容易成活和保存,抗旱性较强,能较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可以作为抗旱优良种质资源进行造林推广。  相似文献   
436.
选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质草原风蚀破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人工林和林下草本层、土壤进行调查,研究了采取不同治理措施9年后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7种不同治理措施下,造林树种生长状况良好,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在不同模式下,林下草本层发育和生长受到明显影响。樟子松+山杏混交林、柠条锦鸡儿纯林模式下,林下草本植物丰富度和盖度较高。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下草本种类少,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较低。杨树+沙棘混交林、柠条锦鸡儿纯林草本群落中赖草、冰草占优势。沙棘和杨柴林下草本层以沙蓬、黄蒿、雾冰藜等1、2年生沙生植物为主;杨树+沙棘混交林和沙棘纯林林下枯落物较多,其次为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和杨柴人工林,其他模式下还没有积累枯落物;樟子松+山杏、杨树+沙棘混交林、樟子松林0~40 cm土壤含水率维持在4%~8%之间。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柠条锦鸡儿和沙棘人工林下土壤含水率均低于3%,而且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37.
在大青山南麓浅山地带的阳坡造林地,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油松和山杏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状况下2个树种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最后确定了...  相似文献   
438.
通过应用IBA和ABT1号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不同浓度配比和处理时间对中间锦鸡儿插穗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IBA对中间锦鸡儿的扦插效果优于ABT1号生根粉;IBA 200 ppm处理12 h最适合中间锦鸡儿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439.
沙地樟子松林与天然更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沙地是我国重要的樟子松林种源地。从1955年开始在其他地区进行引种造林并获得成功,但是多数引种地的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却不能正常进行。本文结合资料论述了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起源与分布和自然更新特点,并分析探讨了引种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的障碍、影响因素以及冬季降雪影响更新等可能的关键因子等问题。  相似文献   
440.
人工梭梭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1~10龄梭梭人工林进行生长状况调查,分析了梭梭各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梭梭冠幅、树高、地径以指数方程增长,当年生长量以二项式函数变化,地上生物量以幂函数增加;树高、地径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梭梭枝条当年生长量在第4年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