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3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524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114篇
  1269篇
综合类   80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1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目的】地表短波净辐射是许多全球、区域气候、水文、陆面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参数,但运用遥感技术对地表短波净辐射精确实施监测一直是难点,希望构建具有一定泛化能力的高精度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方法】利用大气传输模型MODTRAN模拟了大量复杂情况下的地表短波净辐射和通道辐射亮度。拟合地表短波净辐射与大气顶层观测值的非线性关系,分为两个步骤:(1)窄通道表观反射率向宽通道反照率转换;(2)利用大气顶层向上辐射通量与地表短波净辐射的非线性关系反演地表短波净辐射。构建完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后,利用地表辐射观测网(SURFRAD)7个地面实测站点长时间序列数据,结合MODIS/AQUA遥感数据,对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反演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步骤一结果表明,其偏差Bias为0,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1,决定系数R2为0.997;步骤二的偏差Bias为0 W/m~2,均方根误差RMSE为7.29 W/m~2,决定系数R2为0.999。利用地面站点数据验证反演模型的结果表明,总体偏差Bias为-4.8 W/m~2,均方根误差RMSE为77.1 W/m~2,决定系数R2为0.9106,并且超70%样本的反演误差低于50 W/m~2。【结论】以MODIS/AQUA为驱动数据源,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的构建精度和验证精度良好,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就地上部而言,在3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以N、P、K、Fe、Co、Na含量较高,红三叶以Mg、Zn含量较高.在3种禾本科牧草中,鸭茅以P、K、Mg、Mn、Cu、Zn、Mo含量较高,草地早熟禾以Fe较高.3种豆科牧草N、Ca、Mg、V、Sr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比较,豆科牧草的P、K、Ca、Mn、Zn、Na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禾本科牧草的N、P、K、B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草原学会的创始人贾慎修教授,德高望重,赢得全国草地学界的广泛尊重,闻名遐尔。1 中国草地资源调查的先驱早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不久,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组织了包括农业科学组在内的西藏工作队进藏,开展科学考察和科学试验工作,以帮助藏族人民发展经济、提高生产。草地学  相似文献   
4.
西藏阿里地区家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飚  樊江文 《家畜生态》2002,23(4):49-51,55
在西藏阿里地区畜牧业生产考察的基础上,对家畜繁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繁育体系建设原则及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提出了西藏阿里地区繁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及内容,并对繁育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针对繁育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红三叶群落营养元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红三叶群落地上部和地下部 1 0种营养元素的影响 ,结果如下 :( 1 )从含量看 ,施氮肥后 ,地上部B明显降低 ,地下部B明显升高 ;施磷肥后 ,地上部N、B显著下降 ,地下部K、P、N上升幅度较大。 ( 2 )就积累量而言 ,施氮肥后 ,地上部大多数元素增高 ,地下部多数元素降低或无变化 ;施磷肥后 ,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 ,大多数元素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以VRML为代表的基于WWW的虚拟现实建模技术正在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对近10年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草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VRML、遥感等技术构建了山南地区虚拟草地模型,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对山南地区草地退化过程进行了多维动态模拟,为进一步研究山南地区草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捕捉近年来消费情况的变化 ,认为应对体验经济引起重视。在介绍体验经济的提出 ,体验的概念和体验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 ,提出体验经济对旅游具有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准确把握市场、使旅游者更舒适愉悦等意义 ,并在体验经济理论下结合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实际情况 ,提出内蒙古草原的体验设计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沙尘天气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沙尘暴的发生危害范围亦逐渐从西北干旱经济落后区扩展到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及华北平原区,近年来的沙尘暴造成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受大气环流场和季风气候类型影响,中国冬、春盛吹西北风,强劲而干燥。发生沙尘暴的天数与大风日数和地面热力稳定程度相关,3-5月中国西北内陆地表增温大,是风力场和热力场极不稳定的季节,地表气候容易发生蠕动,沙尘暴便由此启动并易发。除自然要素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将诱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有些情况下还起到比自然要素更重要的作用。从生态地理区域的角度看,沙尘暴的源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下风向的半湿润甚至湿润地区。无论何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都将存在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而其下风向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决定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必然影响东南部地区。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所能做的就是调节自身的行为。因此,在沙尘暴源地实施生态建设是减缓沙尘暴发生的最重要措施,也是消除东部城市沙尘天气的主要途径。根据生态地理区域的特征,沙尘暴源地的干旱区、半干?  相似文献   
9.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发展,碳循环正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介绍其研究发展过程、主体内容和方向的同时,对目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概述,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研究、机制研究、研究方法及模型的发展动态,并对今后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用代谢能、消化能、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等6项指标,进行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载畜力的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代谢能或者消化能作指标较为适宜,通常不宜采用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质作指标,特别是当牧地饲用植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各种人工牧地和高寒类天然牧地)或较低(如草丛类和南方区的天然牧地)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