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91.
日粮维生素A对雏鸡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测定了日粮中添加0-12.8μg/g维生素A(VA)时,雏鸡20-35d对β-酷蛋白抗原刺激时特异抗体生成水平及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日粮中未添加VA时,T细胞增殖活性和对抗原刺激的特异抗体生成水平都显著低于添加VA组(P<0.01)。添加VA各组的T细胞增殖活性与抗体水平与日粮中VA含量呈曲线相关(P<0.01)。且随着VA含量的升高T细胞增殖活性与抗体生成也逐渐升高,当含量为6.4μg/g时,其水平达到最高,而VA高于此水平时,其反应呈下降趋势。日粮中添加6-7μg/g VA,可使雏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活性达到最高,对提高鸡体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2.
大白菜改良阳畦育苗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苗和种株安全越冬是提高大白菜制种产量、获得优质种子的关键技术.小拱棚育苗制种法培育出的苗经历低温时间较长,耐冻性较好.但由于棚小、温度低,易长成小老苗.阳畦育苗空间相对较大,保温效果好,但畦内受热不均,靠北墙边的苗长势较旺,放风不及时还容易发生烧苗现象,而棚南边的苗往往因温度低而生长不良.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笔者摸索出改良阳畦育苗制种技术.该技术设施内部空间大,保温效果好,通风效果佳,出苗均匀,不易烧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93.
田守芳  王晓玲 《中国棉花》2009,36(11):28-29
新科棉1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抗虫棉。2006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7年续试同时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生产试验。2008年11月申请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5246E。2009年2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157号)。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为豫审棉2009002。  相似文献   
494.
采用Hamblin的方法,利用1999—2009年陕西省夏玉米区试试验的产量数据,对该省玉米试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富平国家区试站、三原县种子管理站、岐山县种子管理站这几个试验点设置较合理,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95.
以新乡3577及其衍生种质(C5/新乡3577)F3d1为亲本材料,选育出新麦11、新麦13、新麦16、新麦18、新麦19五个国审、省审品种,这些品种有相似遗传背景却各具不同特点,本文分析了各品种系谱及遗传性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小麦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6.
新单2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杂交种。2003年冬在海南鉴定,2004年进行鉴定、产比试验,同时参加河南省预试,2005~200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97.
花生生育期易遭受干旱、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影响其出苗、开花、营养物质积累等过程,从而造成花生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在作物遭受非生物胁迫时,通过转录因子调控下游功能基因的表达,是植物应对胁迫的一 种重要调控模式。本文对非生物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NAC、AP2/ERF、bZIP、MYB等基因家族的结构、功能及相关基因在花生抗逆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花生抗逆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8.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科麦169和对照周麦1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9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499.
[目的]阐述水稻新品种新科稻31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表现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采用有性杂交、基因分离重组聚合有利基因及苗期鉴定抗稻瘟病育种技术育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水稻新品种,其亲本来源:母本为优质抗病品种郑稻18号,父本为自育的超级稻品种新稻18号。[结果]该品种于2017年6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结论]该品种的育成,实现了水稻高产、优质和抗病的同步改良及品种的更新换代,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0.
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新麦35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和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种植密度达到220株/m~2时,小麦产量最高,种植密度超过220株/m~2时,小麦产量急剧降低。由此可知,220株/m~2为小麦的最佳种植密度。220株/m~2处理下,小麦群体处于合理的状态,根系总量较多,地上部生长状况较好,因此小麦产量最高;而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特性均随着小麦生育进程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