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黄淮区夏玉米高产制约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淮夏玉米种植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特别适应麦秋两季种植,是黄淮地区夏播的主要粮食种植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在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化控与农民种植技术等多方面的不断进步,玉米单产和总产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根据目前夏玉米生长发育阶段本区的光热资源、推广种植品种的增产潜力、土壤肥力基础、病虫害及化控技术等综合因素分析,黄淮夏玉米种植区在667m2最高产量已达1000kg以上时,  相似文献   
142.
01A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结实性好、中早熟的特性。以01A3为基础材料选育了一系列衍生系,利用01A3和姊妹系A01、新6及其衍生系选育了较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01A3也存在缺陷,可对其改良再利用。  相似文献   
143.
新黄甜椒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优质、高产彩色甜椒新品种。该品种嫩果黄白色,老熟橘红色,果形方正、口感极佳,特别适合日光温室等保护地栽培。因其色泽鲜亮、生食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作为供应超市的优良特色彩椒,保护地种植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4.
甘肃省酒泉等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酒泉等地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稳定通过10℃以上的活动积温为2220~3490℃,4—9月份的光照时数达1600,1800h,年降雨量36.8~176.0mm,全年无霜期130,159d,年蒸发量2495.2~3140.6mm;该区降雨稀少,蒸发量大,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气候干燥,生态类型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极少的花期降雨和井河互补的灌溉方式与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绿洲与戈壁相间的良好的天然隔离屏障,特别适于玉米的高产、优质杂交制种;该地区生产的玉米种子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籽粒饱满、纯度高、发芽率高、色泽鲜亮、商品性好的特点,综合质量优于国内其他基地。  相似文献   
145.
总结出了彩色花生新品种新彩1号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新彩1号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6.
一、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1.生育期提前。暖冬年份小麦冬前生长快,叶龄平均8~8.6,小麦提早拔节。冬季叶龄较常年多0.6~1,小麦拔节期提前15~18天,抽穗期提前5~10天,成熟期提前3~5天,生育进程显著提前。2.个体偏旺,群体质量下降。暖冬年份冬前有效积温增加,加快了小麦  相似文献   
147.
玉米种子纯度盐溶蛋白电泳鉴定较传统的生态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可靠、成本低廉、技术比较容易掌握等优点,在检验工作中应用广泛。但它涉及到化学、生化、遗传学和植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测定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  相似文献   
148.
豫麦49(原名温麦6号)是从豫麦25(温2540)小麦品种中系统选育出的半冬性、超高产、矮秆多抗、多穗竖叶型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394A×豫麦2号.1998年定名为豫麦49.自该品种育成以来,其播种面积在黄淮麦区迅速扩大,尤其是在高水肥地区,出现了千公顷超7500kg/hm2,百公顷超8250kg/hm2,小面积超9000kg/hm2的超高产纪录,现已成为豫中北地区的主要种植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9.
孙建权 《中国种业》2020,(11):86-88
为全面了解新科稻31的生产应用前景,利用2015- 2016年2年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黄淮粳稻B组汇总结果,通过产量、高稳系数和相关系数分析新科稻31的丰产稳产性,并进行了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科稻31两年区试产量分别为 683.6kg/667m2和 665.9kg/667m2, 均比对照增产;高稳系数分别为 88.6% 和 92.6%,均大于对照;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新科稻31 是一个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度加大栽插密度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0.
分析了河南省玉米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栽培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