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5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32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623篇
基础科学   52篇
  259篇
综合类   2591篇
农作物   485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455篇
园艺   740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10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立足于我国苹果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地位,根据60年来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变化情况及苹果栽培区域变化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苹果品质和生产效益的6个质效栽培新区,并就这些新区常见灾害及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2.
农用稀土对甘薯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3个甘薯母本8810-1,徐薯18,8129-4研究了农用稀土对苦薯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农用稀土后,单株平均开花为九、单株结萌果数和单株种和显著高于对照,单株平均增共114.4朵,增萌果31.7个,增种子36.1粒,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3.
养蚕中升温补湿控制是蚕桑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现行蚕室内加温方法多采用空调、电暖炉、红外、煤(杠)炭等加温;补湿采用洒水、搭湿布、烧开水等补湿,在安全、省电、智能、经济、效果等方面不尽人意。虽然有介绍利用交流接触器、温控仪、加热线、电热补湿的装置,但因其故障高、补湿无法自控等原因推广受阻;  相似文献   
154.
随着全国乡村振兴政策机遇空前利好,柑橘产业已发展成为湖北省农业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湖北省柑橘产业果旅融合发展效益明显,发展模式和路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分析了湖北省柑橘产业和果旅融合现状,阐明了果旅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并分析了当前果旅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湖北省柑橘产业果旅融合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温度对不同熟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与棉铃发育关系密切。后期棉铃因受低温影响,致使纤维品质变劣。为此,我们于1983~1984年研究了气候因素对不同熟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试图寻找影响四川棉区纤维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和利于纤维生长发育的最佳开花时段,为棉花品质栽  相似文献   
156.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的粮经饲菜兼用作物,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种植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在两熟制稻区增种一季秋马铃薯,是发展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方式。为适应现代农业对生产技术简化、高产、高效的要求,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集成了免耕、稻草覆盖还田、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有着广阔  相似文献   
157.
2006年8月28~29日,我们到四川省绵阳市就农业科技绿色通道建设开展调研,听当地同志反映,该市游仙区白蝉乡的农民今年喜获增收,增幅很大,人均达到400多元。在这样严重的大旱之年,这里似乎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于是我们决定去实地调查,看个究竟。白蝉乡离绵阳市40多公里,位于游仙、  相似文献   
158.
通过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对坡度为8-20°的旱坡地"作物-植物篱"系统能流特征如能结构、能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作物-植物篱"系统产出能和输入能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主要受到植物篱子系统类型的影响.与大面积旱坡地传统农作物生产系统如"小麦/花生(或玉米)/甘薯"比较由于果树、草本等植物篱的冠层及根系在形态和空间分布上与作物的异质性,形成了对光、热、水、土、肥等资源的连续、多层次的利用,因此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光能利用率、人工输入能效率,耕地单位面积总产出能也会增加,坡度越大,相对增幅亦越大;由于能极显著减少无机能施入量,这有利于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②"作物-果树类植物篱"系统输入能总量和有机能输入量大幅度增加,因此有利于优化输入能结构,促进坡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集约高效农业发展.③"作物-草本植物篱"系统人工辅助能的输入量大幅度下降,由于它所需投入能少,有机能耗和无机能耗均低,人工输入能效率很高而生物产量也较高,并且它们提高了与其间作的其他作物的能量产投比,因此提升了整个系统能量产投比率;由于保水固土的生态功能显著,使它能在四川广大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9.
为明确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以33株不同类群的玉米纹枯病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和成株期的人工接种,对玉米品种川单13进行纹枯病菌菌株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融合群的丝核菌对玉米的致病力差异明显,同一融合群内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AG1-ⅠA对玉米致病力最强。用AG1-ⅠA、AG4-HGI、AG2-2ⅢB、WAG-Z 4个不同融合群的菌株对23个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用AG1-ⅠA的菌株进行玉米品种抗性鉴定时,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表现高感的品种1份,占比为4.35%;感病的品种6份,占比为26.09%;中抗的品种11份,占比为47.82%;抗病的品种5份,占比为21.74%;无高抗品种。用其他融合群进行接种,品种抗性仅个别为抗病品种,绝大部分为高抗品种,无法鉴定出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0.
内麦101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丰产双抗小麦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省级审定,其对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均达到高抗水平。笔者阐述了内麦101的特征特性,并结合川东南丘陵地区生产环境,总结了内麦101冬水田稻茬后抗湿免耕带旋条播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