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29篇
  3篇
综合类   10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激光技术在木材切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光切割板材实验的要素和条件,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出了三维曲线图,在分析三维曲线图的基础上得出了最佳加工条件,详细介绍了三维曲线图的解法,并对实验结论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12.
影响锯材变形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影响锯材变形的各种因素,如生长残余应力、应力木、湿胀与干缩、干缩应力、斜纹、温度及外力荷载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为研究和控制锯材的变形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13.
采用驻波管法测定定向结构刨花板的吸声系数,分析比较了定向结构刨花板与砖、混凝土吸声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定向结构刨花板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414.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评价产品、工艺等对能源与材料使用和环境排放影响的一种评价体系, 在木材加工领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文中论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木材加工领域LCA的应用, 从研究林产品碳平衡方法开始, 细化到木质面板、地板生产以及住宅用木制品的LCA研究; 研究范围也从传统的木材加工行业到新兴产品诸如木塑等新产品, 以及目前较为新兴的生物质能源领域。LCA在中国木材加工领域的应用则侧重于传统的木材加工业, 包括木制品、竹制品、木质与非木质复合材料、地板、家具等领域。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诸如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研究结果代表性不明确、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 提出了研究内容细致化、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木材加工业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开发自主评价软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命周期数据库等对策  相似文献   
415.
由于黄檀属Dalbergia种类较多,很多种类通过形态学方法难以区分,给中国进口木材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研究黄檀属木材的分子鉴定方法,选取进口木材中常见的7种黄檀属木材,通过比较不同的木材DNA提取和纯化方法,摸索出了适合于黄檀属木材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磁珠相结合的DNA提取和纯化体系,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433 bp的matK基因片段,共发现12个碱基位点差异,可以将7种进口黄檀属木材及我国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逐一区分开,为黄檀属木材分子识别鉴定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2表1参23  相似文献   
416.
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的显微构造差异显著,对各个部分的原料特性、各部分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各个不同部位的工业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蓖麻秆的各个层次的理化性能差异显著,蓖麻秆中的酯类物质和二氧化硅主要富集于蓖麻秆的皮部和髓部。髓部主要是由薄壁细胞组成,可对蓖麻秆刨花板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将蓖麻秆的髓部去除后,除弹性模量外,板材的其他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增加3.3%,静曲强度增加19.7%,吸水厚度膨胀率减小18.82%。在蓖麻秆的工业化利用中宜将髓部去除;蓖麻秆皮部对人造板的性能不明显,在蓖麻秆的工业化利用中可以保留皮部。图2表4参12  相似文献   
417.
竹集成材家具典型角接合强度的测试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竹集成材家具典型角接合强度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直角榫接合抗拔力大于圆榫接合,偏心连接件接合抗拔力与螺母倒刺扎入板材中深度有较大关系,因竹材本身硬度很大,尼龙螺母嵌入板较难,抗拔力也小;一般地,榫接合的胶合面积越大,抗拔力越大,破坏弯矩也越大。  相似文献   
418.
应用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分析了强化复合地板刚度计算,并使用电阻应变片测得试件在受轴向拉伸或纯弯曲载荷时,其上、下表面的应变x和y,从而对柔度系数的实验值和预测值,正则化柔度系数与弹性常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较小,建立的强化复合地板刚度计算模型能较好地符合实际情况。图1表5参8  相似文献   
419.
以稻秸(Oryza sativa L.)纤维纸浆为原料,利用高压超声波震荡使纸浆纤维纤丝化,制得稻秸微/纳米纤丝,并将其作为增强材料填充到聚丙烯基体中制备丁稻秸微/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稻秸微/纳米纤丝以及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不同添加最对于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秸微/纳米纤丝的添加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31.71MPa.拉伸模量随稻秸微/纳米纤丝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添加量为8%时达最大值.拉伸断裂伸长率则随添加量增加而减小.改性剂的添加量对于聚丙烯基体及稻秸微/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无显著的影响.在改性剂添加量为4%时,聚丙烯基体及稻秸微/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模最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20.
对目前常见的三种塑木地板进行抗弯性能研究,比较其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并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对其断面结构的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进行计算及断面分析。结果表明:对三种异型断面结构而言,空心型最为合理、实心型次之,开口型最差;将开口型地板下半部分的半圆直径从11mm减小到6mm,不仅节省材料,而且可以提高W/A,达到对抗弯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