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凌汛期河岸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凌汛期间河水的扩张与萎缩导致河岸带变化,影响沿岸植物的生态补水与沙漠沙入黄。研究以乌海水利枢纽至三盛公段冬凌夏汛期河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89—2010年河岸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夏季4个时段,河岸呈现萎缩—扩张—扩张—萎缩动态变化;当左岸以向右摆动为主时,河岸呈右偏萎缩趋势;当左、右岸分别由两侧向外摆动时,河岸呈扩张趋势。冬季3个阶段黄河以左岸向左摆动为主,冰面呈萎缩—扩张—萎缩动态变化;且岸线萎缩时表现出向右偏移,扩张时表现出向左偏移。冬季冰封期河岸向同侧偏移变化较夏季更为明显,且左岸移动幅度显著大于右岸移动幅度。夏季汛期河岸变化与上游降水显著相关,冬季凌期河岸变化主要与下游温差和两岸地势相关。  相似文献   
22.
灌丛沙包广泛分布于西北干旱区,本研究以干旱区常见的白刺属(Nitraria)植物灌丛沙包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收集和文献数据整理,获取45个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21个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灌丛沙包形态及生物量数据,构建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灌丛沙包植物总生物量每增加1 kg,沙包上部、沙包内部、沙包下部的生物量及枝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分别增加0.31、0.57、0.12、0.44和0.56 kg.植株高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88%.沙包长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92%.植株高度和沙包长度联合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89%~94%.随灌丛沙包高度的增加,沙包上部生物量占比呈现减少,沙包内生物量占比明显增加,沙包下部生物量占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另外,随沙包高度增加,沙包内部根系的迅速增加是白刺属植物根生物量占比呈增加的主要原因.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各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这种关系可用于相互间的预测,进而可以为野外跟踪监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以《巴彦淖尔市招商时讯》为例,总结了手机报两年多来的编辑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五字要诀——简、活、真、快、强。  相似文献   
24.
混交林是指林冠由2种或多种优势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也可由不同生活型的乔木所组成,以形成冠层多或厚的林分结构,从而提高防护林的防护效能和稳定性。本文以杨属树种北抗8号与刺槐为研究对象,通过混交模式进行种植,分析并探讨混交林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为今后开展防护林营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揭示土壤因子对胡杨液流的影响是否存在时间尺度差异,对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胡杨液流速率及20、50、100、150和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soil water content,SWC)、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Ts)进行持续 5个月的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月尺度下,SWC200cm是胡杨液流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单独能解释94.9%的液流速率变化;日尺度下,Ts200cm、SWC50cm、SWC20cm、SWC200cm4个因子可以共同解释胡杨93.2%的液流速率变化,其中,Ts200cm可以解释液流速率变化的90.3%,对胡杨液流速率影响最大;小时尺度下,Ts200cm对胡杨液流的影响最大,可以解释液流速率变化的51.6%。随着时间尺度的扩大,对液流速率变化的影响因子由多变少,可靠性由小变大。由此表明,根据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预测小时尺度胡杨液流速率需要较多的参数,且可靠性较小;而预测月尺度液流速率需要较少的参数,且可靠性较大。因此,预测月尺度胡杨液流速率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河套灌区稀有乡土树种细穗柽柳(Tamarix leptostachys Bunge)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选择 NaCl、Na2CO3、NaHCO3 3种胁迫盐,设置中度 (T1)、重度 (T2)、极重度 (T3) 3个梯度处理,分别为NaHCO3-T1、NaHCO3-T2、NaHCO3-T3、Na2CO3-T1、Na2CO3-T2、Na2CO3-T3、NaCl-T1、NaCl-T2、NaCl-T3,并设置无盐砂壤土为对照 (CK),总计10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对2年生细穗柽柳苗进行单盐胁迫处理40 d。测定不同处理的叶绿素、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 含量、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CAT) 活性及根系活力指标,分析细穗柽柳对3种盐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Na2CO3 -T3处理和NaCl-T3 处理40 d的叶绿素总含量较相应处理0 d分别显著降低了53%和36%,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持续递减趋势,其他盐胁迫及胁迫梯度处理组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说明极重度盐胁迫严重影响了细穗柽柳的光合作用,而中度和重度盐胁迫,细穗柽柳短期内能够适度恢复;②NaCl 胁迫在各梯度处理下MDA含量的增加均最多,表明 NaCl 胁迫对细穗柽柳细胞膜系统的伤害比 NaHCO3 和 Na2CO3 盐胁迫更加严重;③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盐处理不同胁迫梯度处理的POD 和 CAT 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④细穗柽柳的根系活力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可见,在中、重度盐胁迫下,细穗柽柳表现出较强适应性,适宜推广应用;但在极重度盐胁迫下,受伤害严重,其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结果为细穗柽柳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