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陕西省安康市现行农业税收优惠相关政策,分析了安康市生态农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运行效应。并针对当前安康市生态农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康市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8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中高山区,需要通过搬迁安置解决安全居住和生产生活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地区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能很好地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等问题,进而提出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管理、多元参与、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促进产业发展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17-219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梳理了我国经济发达、经济欠发达及旅游资源和名俗文化富集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各地开展新型城镇化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农文旅三元产业系统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康市农业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安康市农文旅三元产业系统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的变化趋势,农文旅三元产业融合发展历经了萌芽、起步、形成3个阶段,呈现出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良好协调5种演进状态;农文旅产业两两间的融合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鉴于此,提出了提升安康市农业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基于陕南3市2010~2018年统计数据,从旅游经济子系统、旅游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发展支持子系统3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研究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结果表明:(1)从时序特征演变来看,陕南3市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稳步上升,特别是2016年以来,3市的发展指数都出现了大幅增加;(2)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汉中市可持续发展水平2018年达到0.85,步入旅游可持续发展阶段,安康市(0.75)和商洛市(0.81)进入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3)陕南3市未来旅游发展要以合作共建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为目标,从共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景区质量角度来提升区域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安康市茶产业现状,分析了安康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提升服务能力、做好良种繁育推广、加快标准化丰产茶园建设、推广茶园机械化管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和发展茶文化体验旅游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新形势下已逐渐转变为其经济发展振兴的重大优势。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政策和安康市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区域定位使得安康市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自身具有的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逐步探索出经济生态和谐发展、农民实现工人化、城镇化过程不外迁三种发展模式,但发展中依然存在经济基础较弱、发展动力不足,生态产业发展限制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安康市可结合政策和地方产品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从而促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茶叶产业是陕南地区生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本文在分析陕南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一是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茶叶产业生产组织结构;二是延伸茶产业链,促进“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引进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按照3级9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使用聚类分析法将陕西省11个市(区)划分为农业经济领先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地区三类,得到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