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近几年连续对绿春县狂犬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进一步掌握了该疫情分布、感染强度和流行规律,同时也掌握了疫病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为该县乃至全省动物防控工作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病的调查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做好出口石榴鲜果产地检疫和病原防治工作,以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Zythia versoniana)和木霉菌株(Trichoderma spp.)作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对峙培养法,测定8种常用化学农药和18株木霉菌株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菌率。结果表明,450 g/L咪鲜胺、250 g/L丙环唑、30%苯醚甲环唑、10%氟硅唑、20%三唑酮、40%百菌清等6种化学农药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为100.0%,是理想的备用化学农药。在各供试木霉菌株中,木霉菌株PZ1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菌率为63.5%,有望作为防治石榴果实干腐病的生防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蒙自地区枇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常规形态学鉴定法,对其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枇杷1a生及多年生健康组织、1a生根腐病组织和叶斑病病叶组织中共分离获得144株内生真菌,共鉴定出16个属,分别为Acremonium、Alternaria、Aspergillus、Arthrinium、Cladosporium、Epicoccum、Fusiarium、Humicola、Monilia、Mucor、Nigrospora、Oidium、Penicillium、Phomopsis、Pythium和Sebacina;其中,Acremonium、Alternaria和Phomopsis 3个属为优势属。枇杷内生真菌在植株内的分布随器官、树龄、品种、病健组织不同而存在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Sf9细胞对饥饿诱导自噬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对饥饿诱导自噬的响应。从草地贪夜蛾EST数据库中筛选到一段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技术从草地贪夜蛾Sf9细胞中扩增该核苷酸序列,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与昆虫自噬相关基因ATG8同源性最高,命名为SfATG8基因,并构建了pIEX-4-mCherry-EGFP-SfATG8载体转染Sf9细胞。Sf9细胞经饥饿(PBS)诱导4 h后,Lyso-Tracker染色、Western Blotting、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对自噬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经饥饿(PBS)诱导4 h的Sf9细胞中出现Sf Atg8-PE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到Sf9细胞膜上的自噬小体。以上证据证实饥饿(PBS)能诱导Sf9细胞发生自噬,为深入研究Sf9细胞对自噬的响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绿春县大兴镇某2个规模养鸭场发病雏鸭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结果,确诊为雏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感染,确诊后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李芳 《兽医导刊》2016,(2):98-98
对于奶牛养殖户而言,奶牛的产奶量高低,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近些年,关于提升奶产量方面较为先进的设施层出不穷,对产奶量尽管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提升奶牛产奶量管理措施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介绍国内外柚木遗传改良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柚木原产地及云南引进的柚木种源特点。对红河州引进保存的来自世界柚木分布区8个引种国家126个种源的试验情况进行了评价。依据柚木的生态学特性、发展前景及红河州的自然特点,提出了柚木的改良目标、方向、策略、途径及程序,提出柚木应适地、适树、适种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集约栽培,柚木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才会最大,才能在适宜栽培范围内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绿木霉P3.9生防菌株固体发酵条件优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离自枇杷主干韧皮部的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P3.9菌株为试材,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固体发酵培养底物基质、碳源、氮源、磷酸盐及其浓度,含水量、接种量、温度和时间等培养条件组合,筛选P3.9菌株固体发酵最佳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底物基质为米糠,碳源为葡萄糖或D-果糖,氮源为磷酸二氢铵或硝酸钠,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钠,温度为28℃,含水量为40%,接种量为9%;正交实验表明,其孢子生产的最佳培养基为以米糠为底物基质,在其中添加0.5%葡萄糖、0.5%D-果糖、0.5%磷酸二氢铵、0.05%磷酸氢二钠,其最佳培养条件为40%含水量、5%接种量、光暗交替28℃静止培养9d;按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培养,最高产孢量可达7.5×109孢子/g培养物质;此结论为其生防菌剂的固体发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兼CEO认为,我国每年出栏生猪6、7亿头,消费量较大.未来大型养猪企业大致可提供年出栏数的30%左右,解决中国人的吃肉问题,主要依靠存栏50~200头母猪的家庭猪场,这类猪场才是我国真正的养猪主体.笔者以常年存栏200头能繁母猪,出栏3500头猪场为例,简述猪场的建设规划与设计布局,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