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林业   28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3次监测。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有9科18属18种,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有23科49属57种,物种数量稳定,分布范围呈扩大趋势,飞机草、紫茎泽兰分布较广,薇甘菊分布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石灰山季雨林附生兰科植物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宽样线法研究西双版纳石灰山季雨林附生兰科植物种群丰富度及种群数量动态。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1)石灰山季雨林内附生兰科植物种类丰富(21属34种),种群密度较低,为(0.6~24.9株.丛)/hm~2;2)种群丰富度年际波动明显(2~6种),种群个体的更新速率快(3年间的个体死亡率为0~100%,新增率为5.5%~100%,年际消亡率为7%~100%);3)种群个体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采摘和物理致亡,由人为采摘和物理因素(附主枯死、基质脱落等物理因素及强风、动物等直接作用)导致的个体消亡分别占消亡总数的43.6%和36.4%。研究结果揭示,单凭立地森林植被的保护还不足以确保其内濒危附生兰科植物的长远保护。提出加强贸易管制,完善区域性就地保护体系设置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教育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自然教育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认为,西双版纳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能为自然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多样的教学素材和研习平台,十分适合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西双版纳州计划2025年之前打造5个自然教育示范基地,为自然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2020年1月至12月,利用样线调查法并结合红外相机调查对勐海县曼稿保护区勐遮片区的印度野牛种群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印度野牛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1—2月以及4—5月,活动区域主要为勐遮片区的南双岭村周边范围内,分布面积约173 hm2,红外相机拍摄到个体数量最多为5头,成年雄性2头,成年雌性2头,未成年个体1头,印度野牛常于夜晚20点至清晨6点间活动。为有效保护该区域印度野牛,并吸引印度野牛进入保护区内,应加强日常巡护管理,扩充及增大现有人工硝溏。  相似文献   
5.
采用踪迹监测法和访问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村寨进行调查,并收集近年来的野猪种群数量及分布资料。结果显示:调查的25个乡镇、39个村委会、131个村小组有野猪分布点333个;重点防控区域面积为81 691 hm~2,共分为25片,占保护区面积的33.7%;野猪主要分布点海拔为800~1 000 m,分布区域与各子保护区周边种植的农作物有关。通过调查摸清野猪的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建立野猪非洲猪瘟主动预警防控区域,提出加强监测和联防联控等措施,为保护区管理及非洲猪瘟的防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西双版纳全州范围选择了167个点(村寨)进行访问调查,并布设16条调查监测样线开展野外调查,同时在16条样线上安装80台次的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结果显示,除访问调查在2011—2016年间有4次发现绿孔雀身影,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均未发现其痕迹。据此推断,近年来最有可能分布绿孔雀的区域是勐宋村曼播散洞中缅边境一线,而且在缅甸一侧可能存在一个绿孔雀小种群。根据绿孔雀种群致危因子分析,提出恢复生境、减少农药使用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调查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国有及集体天然林所分布的北豚尾猴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北豚尾猴共有15~20个种群,约300~500只,分布于勐遮、勐混、易武、勐仑、勐腊等乡镇,且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分布区,分布海拔为700~2 000 m,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4种。针对存在的生境破碎化、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非法猎杀等问题,提出保护栖息地、严肃查处非法猎杀行为、开展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等北豚尾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重要植物类群、关键物种及人为活动是保护区开展监测的重点内容,通过监测能及时掌握这些重点内容的动态变化情况.要做好保护区的监测工作,需要建立全面的监测网络,并有针对性的对部分重要物种开展重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