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自然教育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自然教育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认为,西双版纳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能为自然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多样的教学素材和研习平台,十分适合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西双版纳州计划2025年之前打造5个自然教育示范基地,为自然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2020年1月至12月,利用样线调查法并结合红外相机调查对勐海县曼稿保护区勐遮片区的印度野牛种群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印度野牛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1—2月以及4—5月,活动区域主要为勐遮片区的南双岭村周边范围内,分布面积约173 hm2,红外相机拍摄到个体数量最多为5头,成年雄性2头,成年雌性2头,未成年个体1头,印度野牛常于夜晚20点至清晨6点间活动。为有效保护该区域印度野牛,并吸引印度野牛进入保护区内,应加强日常巡护管理,扩充及增大现有人工硝溏。  相似文献   
3.
采用踪迹监测法和访问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村寨进行调查,并收集近年来的野猪种群数量及分布资料。结果显示:调查的25个乡镇、39个村委会、131个村小组有野猪分布点333个;重点防控区域面积为81 691 hm~2,共分为25片,占保护区面积的33.7%;野猪主要分布点海拔为800~1 000 m,分布区域与各子保护区周边种植的农作物有关。通过调查摸清野猪的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建立野猪非洲猪瘟主动预警防控区域,提出加强监测和联防联控等措施,为保护区管理及非洲猪瘟的防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调查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国有及集体天然林所分布的北豚尾猴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北豚尾猴共有15~20个种群,约300~500只,分布于勐遮、勐混、易武、勐仑、勐腊等乡镇,且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分布区,分布海拔为700~2 000 m,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4种。针对存在的生境破碎化、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非法猎杀等问题,提出保护栖息地、严肃查处非法猎杀行为、开展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等北豚尾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18年野生动物肇事及补偿统计、年度保险理赔金额等资料,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频繁,范围广,主要的肇事动物有亚洲象、野猪、偶蹄类和灵长类动物等,其补偿工作存在野外查勘工作量大,标准定性难度大,补偿价值标准缺乏依据,补偿机制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变土地种植结构、恢复与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与完善政策法规及补偿机制、调控野生动物种群、开展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宣传等措施来缓解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6.
印度野牛是一种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其全球种群在过去的100年内发生了显著的下降,分布区也发生了剧烈的缩减。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是印度野牛现存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历史上遭受过较强的捕猎和栖息地破坏,该物种保护面临严峻危机。为了解该地印度野牛的生境利用特征,为该种群的保护提供一定依据,2014年7月—2015年11月,对西双版纳勐满地区的一个印度野牛群体开展了野外监测,通过收集到的野牛群位点统计了其家域面积,分析了海拔、植被和地形对其生境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印度野牛利用的家域面积为10~20 km2,利用的海拔范围为1 299~1 848 m,偏好森林覆盖率高且平坦的区域,在迁移时可能会利用平坦但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于2016年、2017年10月至翌年4月,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条调查样线上布设70台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显示,3780个捕获日,累计获得1169张独立有效照片,共拍摄到兽类6目13科28种、鸟类5目10科23种,分别占保护区记录兽类、鸟类的21.5%和4.9%。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动物36种(濒危2种、易危6种、近危3种、低危25种);在保护区各主要植被类型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RA)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暖性针叶林。提出在西双版纳运用红外相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应避开雨季;抽样强度应达到5%以上,需涵盖主要植被类型及一定量海拔梯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度较高,独特性较强。对西双版纳生态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进行分类。按照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其生态旅游资源的生物多样性、风情独特性、区位优越性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争取政策倾斜,编制旅游规划,做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打造西双版纳旅游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综述西双版纳区域范围内印度野牛的分布、种群数量及研究现状,其在西双版纳境内的种群数量下降较为明显,栖息地范围不断萎缩,面临着高度破碎化和人为干扰等问题。分析其面临的威胁因子,包括适宜生境减少、人为猎杀、人工繁育研究不足等,提出加强印度野牛杂交育种研究、建立保护小区、加强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收缴区域内枪支、进行人工繁育研究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云茶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具有优越的茶叶发展条件和基础,云茶在云南农业和中国茶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云茶存在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茶企综合实力不强、市场深耕能力不足、文化兴茶不足等主要问题;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转型升级的七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