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妍艳 《现代园艺》2023,(7):140-145
以大理市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湖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角度出发,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提出构建湖滨缓冲带的典型三位一体功能性湿地功能模块。基于水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3个方面,营造自然做功的具有一定水净化功能和景观游憩价值的生态缓冲体系,并以大理市洱海湖滨缓冲带的建设为例,对如何应用核心净化模块和延伸的生态和景观模块,最后结合实施效果详细阐述其技术要点,以期能为生态廊道等生态环境治理、建设与保护提供一定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白桦 《花卉》2020,(14):28-30
随着城市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公园越来越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和设计原则,并以合肥新站区少荃湖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少荃湖湿地公园的各个分区的植物景观风貌,力求充分发挥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作用,营造人与自热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象。  相似文献   
4.
上海作为拥有近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生态游憩空间缺乏等多重压力,而建设郊野公园也是上海落实中央提出生态文明战略政策的重要措施。在上海嘉北郊野公园中,整体规划定位为城市近郊休闲型郊野公园,其中体验型景观通过农业生产功能与游憩功能相融得到体现,也是嘉北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通过依托所在区域特定的"田、林、水、路、院"5个自然要素,打造以农业生产、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养生、康乐疗养、农田体验的文化体验,并结合当地千年的(冈)身文化和嘉定文化,本着注重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大原则,营造自然的郊野公园风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述目前公园多年生花卉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生花卉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多年生花卉在公园内的应用形式,提出丰富配置形式,提倡多品种混植等设计策略。对多年生花卉应用的落地阶段提出可实施性以及控制还原度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公园对多年生花卉的应用水平,充分体现物种和景观的多样性,促进花卉研发与设计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他感作用是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关于他感作用的许多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园林水的处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园林稳定的植物群落的构建等都离不开他感作用原理的应用,同时,通过对他感的实际应用,也可以为理论界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便他感作用原理能够更方便的运用于园林的建设中。该文论述了他感作用的种类、释放方式及特点,列举了常见具有他感作用的园林植物,并指出了他感作用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王丹 《花卉》2020,(8):27-30
20世纪60年代建厂至今,韶钢的园区规划和设施已跟不上时代需求,需进行改造升级,不仅是绿化外衣的提升,还有内在隐患的改造。生态安全、产城融合、活力形象是这次设计中待解决的三大厂区问题。本文以韶钢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论述了钢铁厂景观升级改造规划优化策略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室外环境作为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当是设计时应关注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养老院户外环境的重要性并加以论证,结合实际方案探讨了养老院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点;同时,通过对国外一些较为先进的养老院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借鉴,阐述了我国养老院景观环境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欣欣 《花卉》1991,(收录汇总):25-27
滨湖带状绿地是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湖泊与陆地的连接纽带,滨湖绿地在湖泊整体形象定位和生态系统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作为主要元素为绿带建设提供生态支撑。文章以某工程为例,主要介绍其周边的绿化现状及植物的改造原则,并对不同区段的植物设计进行详细描述,希望能为类似滨湖带状绿地的植物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施皓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3):227-230
通过阐述历史园林及人居语境概论的内涵,分析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现状中存在的植物景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缺乏有针对性的植物景观保护理论指导等问题。从各类型植物保护与配置措施以及植物景观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角度,对人居语境下的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与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实现植物景观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提高历史园林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