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1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709篇
林业   1012篇
农学   1064篇
基础科学   506篇
  1024篇
综合类   2673篇
农作物   507篇
水产渔业   421篇
畜牧兽医   1163篇
园艺   473篇
植物保护   57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biochar addition on the soil N balance and cotton yield in a drip-irrigated cotton field.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soil amendments: control, cotton straw biochar, corn cob biochar, and poultry manure biochar. The biochar was applied at a rate of 4.5 t·hm-2 except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types of biochar significantly reduced both the apparent soil N loss and the N surplus. The effect of cotton straw biochar treatment was most significan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Plant nitrogen uptak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decreasing in the order cotton straw biochar > poultry manure biochar > corn cob biochar. Cotton yield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decreasing in the order poultry manure biochar > corn cob biochar, and cotton straw biochar.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索适宜武陵山区烟叶生产的最佳栽培行株距配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不同行株距搭配对烟田微生态环境、烤烟光合特性及烟叶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宜的行株距配置能为烟株创造良好的烟田微生态环境;(2)行距0.12 m、株距0.40 m配置和行距0.12 m、株距0.60 m配置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行距0.11 m、株距0.40 m配置和行距0.11 m、株距0.50 m配置的胞间CO2浓度较高,行距0.12 m、株距0.40 m配置的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行距0.11 m、株距0.60 m配置的蒸汽压亏缺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从产量和产值上看,行距0.12 m、株距0.40 m配置表现较优,且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都较高。综合分析,武陵山区烟叶适宜的栽培行株距配置为行距0.12 m,株距0.40 m。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将乐县金溪建电站前的1953~1978年、建电站后的1990~2009年雨水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的将乐县(1953~1978年)无论雨水大小,每年都有洪水超过警戒水位,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在4~7月;1953~1978年有16年的当年最大洪峰水位发生在当年最大日降雨量当日至第16日内,频率为61.5...  相似文献   
64.
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时间序列代替空间序列的方法,对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地表火影响在不同时间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保育、积累营养物质、负离子提供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7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造成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价值在时间序列上依次为1年是24.95万元.hm-2,5年是11.68万元.hm-2,10年是4.91万元.hm-2,15年是0.68万元.hm-2;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排序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病虫害防治>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保育,其中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两项的损失占总损失量的70%左右,这表明地表火主要影响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6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interplays with institutional factors to affect migration destination choice in China. Over the last decades, China has experienced massive internal migration, substanti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relaxation of its hukou system, thus providing us with a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amine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y in migration choice. Based on rich data on province-to-province migration flows for different education and hukou groups, we find that migrants in China, especially highly educated and urban-to-urban migrants, have a strong preference to move to provinces with a high agglomeration of human capital. Further examination reveals that low-skilled migrants in China are less likely to benefit from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because of their lower ability to overcome hukou restrictions. Our findings raise the concern that labor migration under the skill-biased hukou system would enlarge China's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66.
氮气气调储油实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劣变的主要过程是油脂氧化酸败,引起酸败的主要途径是油脂的自然氧化,因此控制储藏期间油罐中的含氧量是有效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方法。基于上述原理,通过向油脂储罐内注入高纯度氮气,从而达到防止油脂自然氧化的目的。为了试验过程中油罐的安全,采用外置气囊的方式维持油罐内外压力的平衡,以便及时消除因昼夜温差导致的胀罐或压罐。通过试验验证了气调储油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达到了抑制油品酸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68.
重金属污染土壤几种生物修复方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生物修复因其环境友好且成本效益高而得到广泛关注。但不同生物修复技术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充分了解每种修复技术的特点,才能更经济、有效地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本研究阐述对比了目前的土壤重金属生物修复方法,包括植物修复(植物挥发、植物固定和植物提取)、转基因植物提取、螯合辅助植物修复、微生物辅助植物修复等技术的机制、优势、局限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差异。综述提出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需要土壤化学、植物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根据污染土壤的特点,结合具有相应改良特性的转基因植物,是实现污染土壤大面积修复的有效方法。同时,农艺措施对天然超级积累植物的生物量和重金属提取能力的刺激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植物修复可以与其他几种传统修复技术有效结合,利用转基因技术建立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组合是未来修复技术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9.
王春梅  沈建华  赵晓燕  王竹  任洪 《种子》2017,(7):122-124
黔糯868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组配选育而成的,2014年、2015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重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糯性品质及籽粒外观商品性好,具有广阔的鲜食市场前景,深受农户及经销商欢迎;尤其近年来脱贫攻坚期间,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使该品种快速而稳定地走向市场,本试验对黔糯868的亲本繁殖及杂交种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保持品种的特性和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