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0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75篇
  339篇
综合类   1862篇
农作物   226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821篇
园艺   233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把林火灾害问题纳入风险管理范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学科。森林火灾不可避免,灾害风险不容回避,把林火灾害纳入风险管理范畴,是预防、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文中阐明了林火灾害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含义,明确了风险判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特别是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产人造板生产线成套设备制造工业的现状及其在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指出了现有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并以苏福马公司为例,介绍了近几年来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制造企业在关键技术和设备改进方面所做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3.
岳桦  关学瑞  姜斌斌 《林业研究》2004,15(1):83-85,J004
千叶兰(Muehlewbeckiacomplera)是2002年从国外引入的一种室内垂吊观叶花卉。本文对千叶兰耐荫性做了实验研究。在不同的光照强度(0.14-946.00靘olm-2s-1)条件下设置五个试验区域。在试验区培养40天后,用LI-COR6400测定其功能叶的光合特性,绘制光-光合作用曲线,计算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最大净光合速率,测定其叶面积与叶片数的生长量。实验结果表明:千叶兰生长在光照强度为9.26-569.00靘olm-2s-1(463-28150lx,16-22℃,RH46%-60%)时较适宜,光合效率最高,生长最佳。千叶兰的光照习性属于较喜光,但忌光照强度为569.00靘olm-2s-1以上的强光直射。虽然千叶兰具有耐半荫性,但在光照强度为0.16-19.22靘olm-2s-1(8-961lx)的条件下(晴天每天光照强度达10靘olm-2s-1,光照时间为6小时以上),才能够生长新叶。表4参8。  相似文献   
104.
从林地生物量的估算方法、遥感估算模型的分类、遥感经验估算模型和遥感经验估算模型的可移植性方面概述了森林碳汇研究中的生物量估算研究进展,分析了在竹林碳汇研究中移植前景。  相似文献   
105.
饲料因素对鸡蛋风味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供应日益充裕,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营养性及风味等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形成鸡蛋风味的前体物质、影响鸡蛋风味的饲料因素及改善鸡蛋风味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蛋氨酸水平对繁殖期蓝狐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雌性初产蓝狐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均为单笼饲养。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5%、0.70%、0.95%和1.20%蛋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014年2月10日至2014年5月31日。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组蓝狐最先开始发情,也最早结束,Ⅰ和Ⅴ组蓝狐发情时间稍晚。受配率、受胎率均以Ⅱ组最高,Ⅱ组受配率分别比Ⅰ、Ⅲ、Ⅳ和Ⅴ组高出17%、3%、10%及14%。窝产仔数和初生个体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重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Ⅰ和Ⅱ组显著高于Ⅴ组(P0.05);Ⅱ组初生成活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0.45%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0.98%时,可满足繁殖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鸡蛋是最好的动物源蛋白之一,其蛋白中的卵黏蛋白(3.5%)对浓蛋白凝胶性、哈夫单位起主要作用,鸡蛋中卵黏蛋白含量及存在形式是影响鸡蛋蛋白品质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鸡蛋的可接受性。本文简要综述了卵黏蛋白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在浓蛋白液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以及营养调控途径,为调控鸡蛋蛋白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选取720只2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PC)饲喂有效磷为0.36%的正常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饲喂有效磷为0.16%的低磷日粮,其余试验组是在NC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两种植酸酶A或B各125、250、500 U/kg。其中植酸酶A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植酸酶B是从里氏木霉中提取。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PC组比较,NC和B500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添加植酸酶组恢复到PC组水平,各添加植酸酶组料蛋比和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与PC组相比,NC组胫骨灰分、胫骨磷和血浆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种植酸酶组(除B500组外)恢复到PC组水平,B500组血浆磷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各试验组胫骨钙含量和血浆钙含量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低磷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2种植酸酶都能够缓解低磷引起的负效应,但2种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不同,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25 U/kg的植酸酶B或250 U/kg的植酸酶A都能满足蛋鸡对无机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对1周龄樱桃谷雏鸭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FX 2010株,建立雏鸭感染模型,动态观察感染雏鸭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组织病毒含量及免疫反应。结果显示,雏鸭攻毒后第3天食欲下降,排黄白色稀粪,第5天时出现神经症状,部分雏鸭急性死亡,死亡率高达22.5%(9/40)。剖检病、死鸭可见心内膜出血,脾肿胀、坏死,肝、肾变性肿胀,脑膜充血。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心、肝、肾实质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或见出血;脾淋巴细胞局灶性坏死并伴有大量异嗜性粒细胞浸润;大脑呈典型的病毒性脑炎变化。雏鸭感染后第1天各器官就能检测到坦布苏病毒,第3天器官病毒含量除脾外均达峰值,后逐渐下降。雏鸭攻毒后第5天血清中出现微弱的中和抗体,以后逐渐升高,第17天时达峰值。以上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后能迅速入侵机体各组织器官并大量复制,呈组织泛嗜性特征,造成全身广泛性组织损伤,重症雏鸭死于急性败血症病变。雏鸭接种病毒后能快速产生中和抗体以抵抗感染并迅速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110.
四川省部分地区山羊沙门氏菌健康带菌率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四川省山羊沙门氏菌带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部分地区5个规模化山羊养殖场表观健康山羊粪便196份,经BPW预增菌、TTB选择性增菌后,采用靶向invA基因的PCR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的带菌率;对阳性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随机选择25株沙门氏菌分离株测定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山羊沙门氏菌的平均带菌率为54.5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均对丁胺卡那敏感,而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占88%,其中耐2~7种药物的占52%,耐9~13种药物的占36%。结果表明,四川省部分地区山羊的沙门氏菌健康带菌率较高,且多重耐药性普遍,其公共卫生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