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8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694篇
林业   576篇
农学   792篇
基础科学   457篇
  789篇
综合类   2603篇
农作物   398篇
水产渔业   238篇
畜牧兽医   973篇
园艺   350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荞麦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荞麦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作物,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逐渐重视,荞麦及其加工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中国拥有丰富的荞麦资源,多种植在干旱或半干旱的冷凉高原山区及边远山区。干旱严重影响荞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荞麦抗旱性在荞麦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干旱对荞麦形态特征、抗旱性的生理生化基础、干旱对荞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荞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荞麦抗旱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在分析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论述了林下经济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林下经济模式,对几种模式的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林下经济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林下土壤肥力以及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学的核心内涵—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43.
土壤中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桃嫁接苗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苹果园土壤中特征酚酸类物质——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苗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皮苷对桃幼苗的伤害显著,与对照相比,鲜质量、干质量分别降低了16.66%和21.58%,根系活力降低了33.04%,SOD、POD活性分别降低了40.80%和31.10%,MDA含量提高了116.34%。根皮素对桃苗的影响不大。高锰酸钾处理明显缓解了根皮苷对桃苗的伤害,苹果园土壤中的根皮苷含量降低了57.80%,提高了桃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和保护性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综上,老龄苹果园土壤实测含量的根皮苷(0.343mg·kg~(-1))可降低桃苗的生物量,适量的高锰酸钾能缓解根皮苷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44.
物候特性研究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为植物栽培养护、分类、杂交育种与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定期定点观测记录的方法,研究了南方地区常用的三种羊蹄甲属观花乔木宫粉紫荆、羊蹄甲与红花羊蹄甲的物候特性,结果表明:(1)三种羊蹄甲属植物的新梢生长均集中于夏季,但持续时间以及生长高峰期稍有差异,红花羊蹄甲与羊蹄甲生长趋势较为一致,而宫粉紫荆受高温影响较为明显,高温期间生长减缓。(2)三种羊蹄甲的花期不同,宫粉紫荆的花期为12-翌年4月,羊蹄甲花期为10-12月,红花羊蹄甲花期最长,为11-翌年5月,三种羊蹄甲属植物的花色、花序、单花花期等稍有不同。(3)综合三种羊蹄甲属植物的新梢生长与开花物候特性,表明红花羊蹄甲与羊蹄甲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45.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维药菊苣正丁醇提取物(CGB)抗雄性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刀豆凝集素(Con A)在Balb/c雄性小鼠诱导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第6周分别用低剂量(100 mg/kg)和高剂量(500 mg/kg)CGB干预治疗,并以秋水仙碱(0.1 mg/kg)做阳性对照。治疗第10周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比较各组小鼠肝功能、关键性肝纤维化指标。病理分析肝脏组织变化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GB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和血清肝纤四项指标(PC-Ⅲ、CIV、LN和HA)指标不同程度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下降,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不同剂量CGB治疗均能一定程度上减缓小鼠肝纤维化的发展。结论 CGB具有抗肝纤维化的活性,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潜在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7.
甲壳素对连作平邑甜茶生长、光合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连作土盆栽的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探讨了0、0.5、1.0和2.5 g·kg-1不同施入量的甲壳素对其光合速率、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kg-1的甲壳素处理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干样质量和根冠比的增加,根冠比为对照的1.51倍;明显提高了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其中光合速率为对照的1.30倍;同时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10倍、1.85倍、1.77倍和1.43倍;减少了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分别为对照的73%、62%和34%,降低了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当甲壳素施用量为2.5 g·kg-1时则显著抑制平邑甜茶幼苗生长,降低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使超氧阴离子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因此,适宜用量的甲壳素能减轻苹果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48.
以近自然生态条件下千年桐直播造林林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直播造林林分中千年桐胸径<8 cm时,千年桐种内竞争较弱,胸径在8~13 cm时,其竞争指数增长特别快,种内竞争非常大;当胸径>13 cm时,种内竞争指数逐渐减少;其种间竞争中与杉木的竞争最为强烈。千年桐种内竞争与距离的关系表现为当其距离<1.0 m时,其竞争指数最高,种内竞争最为激烈;距离在2.0~3.5 m时,种内竞争指数较为稳定;当其距离超过3.5 m后,千年桐种内竞争指数逐渐变小,竞争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9.
50.
Aeolian-fluvial interplay erosion regions are subject to intense soil erosion and are of particular concern in loess areas of northwestern China.Understanding the composition,distribution,and transport processes of eroded sediments in these regions is of considerable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In this study,based on laboratory rainfall simulation experiments,we analyzed rainfall-induced erosion processes on sand-covered loess slopes(SS)with different sand cover patterns(including length and thickness)and uncovered loess slopes(LS)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sand cover on erosion processes of loess slopes in case regions of aeolian-fluvial erosion.The grain-size curves of eroded sediments were fitted using the Weibull function.Compositions of eroded sediments under different sand cover patterns and rainfall intensitie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sediment transport modes of SS.The influences of sand cover amount and pattern on erosion processes of loess slopes were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and cover on loess slopes influences the proportion of loess erosion and that the compositions of eroded sediments vary between SS and LS.Sand cover on loess slopes transforms silt erosion into sand erosion by reducing splash erosion and changing the rainfall-induced erosion processes.The percentage of eroded sand from SS in the early stage of runoff and sediment generation i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e stage.Sand cover on loess slopes aggravates loess erosion,not only by adding sand as additional eroded sediments but also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eroded loess,compared with the loess slopes without sand cover.The influence of sand cover pattern on runoff yield and the amount of eroded sediment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sand cover amount.Furthermore,given the same sand cover pattern,a thicker sand cover could increase sand erosion while a thinner sand cover could aggravate loess erosion.This difference explains the existence of intense erosion on slopes that are thinly covered with sand in regions where aeolian erosion and fluvial erosion inter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