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39篇
  免费   2330篇
  国内免费   3191篇
林业   3074篇
农学   2430篇
基础科学   1861篇
  3877篇
综合类   16538篇
农作物   2308篇
水产渔业   1150篇
畜牧兽医   5242篇
园艺   2336篇
植物保护   1544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699篇
  2022年   1643篇
  2021年   1696篇
  2020年   1550篇
  2019年   1580篇
  2018年   1011篇
  2017年   1700篇
  2016年   1151篇
  2015年   1652篇
  2014年   1742篇
  2013年   2041篇
  2012年   2867篇
  2011年   2895篇
  2010年   2739篇
  2009年   2463篇
  2008年   2537篇
  2007年   2286篇
  2006年   1957篇
  2005年   1531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593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广州市近郊帽峰森林公园的基本功能定位为生态、科研、游憩和服务。据此提出了突出自然野趣,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沟通为内容的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992.
据2002年湖南省森林资源统计年报,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8343.2万亩,森林覆盖率53.13%,活立木蓄积量31352.34万m^2。文章对湖南省森林资源及现有林分结构和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总结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3.
天然次生白桦林凋落物的分解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0年间以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帽儿山老爷岭生态站天然次生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凋落物的积累,组成与分解进行了定位观察研究。结果表明,38年生白桦林凋落物的现存量为13.644t/ha,其中叶为10.49t/ha,枝为2.58t/ha,树皮、种实、动物尸体及粪便等仅为0.57t/ha,年凋落盈为3.38t/ha,年分解量为0.633t/ha,年分解率为18.7%。  相似文献   
994.
桂西北秃杉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时空互换法,于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选取不同林龄(9、14、20 a)的秃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年龄土壤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8、14、20 a秃杉人工林表层土壤(0 20 cm)土壤密度分别为0.978、0.914、0.890 g·cm-3,总孔隙度分别为63.10%、65.53 %、66.40%,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4.55%、71.70%、74.58%。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各化学和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不尽相同,但林分年龄到20年生时,多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指标都有所升高,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95.
论述了方正智绘Mirage GIS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二次开发,详细介绍了方正智绘MirageGIS进行二次开发的对象模型,方法,并在Visual Basic开发环境下进行具体实例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竹炭与竹醋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竹炭、竹醋及其深加工产品应用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竹炭、竹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指出了其产业化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7.
毛子军  王秀伟  赵甍 《林业科学》2007,43(10):106-111
介绍质量平衡法的理论、估测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其进行评价.质量平衡理论认为:一段树干组织产生的CO2,应该是CO2通量的总和,包括通过树皮向外扩散的CO2释放通量、该段树干液流中的CO2运输通量(流入和流出液流的CO2浓度之差)及液流中的CO2储存通量(液流中CO2浓度在时间上的变化量).应用质量平衡法测定树干呼吸的关键是要估测树干内部的CO2通量,即液流中CO2的储存、运输和扩散.对于液流中CO2的估测主要有2种方法:1)用仪器直接测定木质部液流中的CO2浓度;2)通过测定树干液流停止流动或相对很低时(夜间)树干的CO2释放通量与液流流动时(白天)树干CO2释放通量的差值,间接估测木质部液流中CO2浓度.质量平衡方法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地估测木本组织呼吸的方法,其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8.
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可持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泊湿地,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由3个国际重要湿地组成的湖泊。文章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的形成原因及演替规律,研究了其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评价了动物栖息地、植物基因库、生态改善、湿地生产、科教基地、旅游度假等湿地功能,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湖泊面积缩小、湿地功能衰退、动物种群衰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加剧,提出扩大湖泊面积、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湿地生态农业、加快湿地污染治理的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小气候变化特征。随着小流域内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小流域内最高气温约降低了1~4℃,尤其以夏、秋季更为突出,约降低了3~4℃;最低气温提高了1~2℃,夏季较其它季节更为显著一些;森林不能降低小流域的日平均气温,但能略微增加秋冬季的平均气温0.1~0.5℃;平均地面温度降低了0.9~1.3℃,秋冬季的地面平均温度略微增加0.1~0.5℃;年降水量增加了77~115mm;年蒸发量降低105~175mm。小流域小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气候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云南CDM林业固C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一些与林业相关的条款及CDM林业固C项目作了简要介绍,结合云南的具体情况,对CDM林业固C项目在云南开展的可行性作了分析。结果如下:云南有开展林业CDM项目的良好条件,可促进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将有力促进云南省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建议开展云南林业的固C效益与固C潜力,固C造林技术与模式,国际认可的林业CDM项目技术、程序与方法等研究。应积极实施林业CDM项目试点,开展国际合作,培养相关人材,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积极申报林业CDM固C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