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9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1659篇
林业   1626篇
农学   2415篇
基础科学   1231篇
  2337篇
综合类   4300篇
农作物   857篇
水产渔业   497篇
畜牧兽医   1971篇
园艺   515篇
植物保护   96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860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763篇
  2007年   821篇
  2006年   738篇
  2005年   715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70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与蔓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年来,作者对油茶炭疽病的侵染途径、传播方式、发病的阶段性、特点和具体条件职及病害蔓延等規律进行了研究。 結果指出,病菌侵染途径以伤口为主,也可能从自然孔道侵害果实。潛育期随气温上升而縮短,15℃至28℃时,潛育期由15天缩短为5天。分生孢子借助雨滴、风夹雨进行传播,干燥气流不能传菌。林間象(虫甲)、螞蚁不是传病的主要媒介。病害发生具有鮮明的季节性。果实发病期长,自4月至10月。病害有初期、中期、盛期和末期四个时期。感病宿主存在、菌源量积累和高温降雨为病害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病害发展有間歇期和消长期。植株发病类型有:早发型、中发型、后发型及突发型四种。病果类型有:内侵型、邻侵型和外侵型三种。油茶炭疽病的逐年蔓延速度在一年内为36.5—50.0%;二年内为51.9—60.3%;三年内为55.8—61.8%。  相似文献   
72.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冥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 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c.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73.
<正>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2.5%,半壁河山是以水分胁迫为主导限制因子的特殊生态区。为了提高这一地区的造林质量,选择旱生和抗旱性强的树种造林是主要造林技术之一。对于如何评价和比较林木的抗旱性,传统方法多采用对林木生态环境因子及对林木生  相似文献   
74.
银杏幼胚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佛手银杏幼胚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大小幼胚在不同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发育情况。结果表明: 大于3 mm的幼胚, 在MK +NAA 1.0 mg·L - 1 +BA 1.0 mg·L - 1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 达到53.6% , 最多的一块愈伤组织形成多达38个胚状体。暗培养不利于胚状体的发生。在MK培养基上添加10%椰汁对胚状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34.5%生长成苗。  相似文献   
75.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系统(GC-MC-CS) 对两个自交组合、1个杂交组合亲本及其后代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同一组合中不同香气成分的分离情况不同, 同种香气成分在不同组合中的分离情况也不完全相同。果实香气成分的遗传主要表现为分离( 1∶1、1∶3、3∶1、15∶1) 与不分离两种方式, 发生分离的成分有些是由单基因控制的, 有些是由多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76.
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多胺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利用外源Spd、PAO 抑制剂研究了黄瓜幼苗根系在低氧水培时的生长状况以及内源PAs、H2O2 含量和PAO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外源PAs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低氧处理后3种PAs含量都明显上升, 外源Spd和PAO抑制剂增加了根系中的PAs含量, 降低了根系中H2O2 含量, 减缓了低氧伤害; PAs为低氧胁迫的应激产物, PAO为适应酶类, 其活性随PAs含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7.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系统研究了吸附剂(活性炭、PVP) 与柠檬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硫代硫酸钠5种抗氧化剂对蝴蝶兰组培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活性炭能有效控制褐化和促进生长, 但不利于分化; 谷胱甘肽控制褐化的效果虽不及活性炭, 但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8.
提高我国水果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果品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提高果品质量的紧迫性.从13个方面讨论提高我国水果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蝴蝶花(IrisjaponicaThunb.)是鸢尾科鸢尾属的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植物,地下有横走的根状茎;耐荫,是良好的耐荫地被植物。试验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进行。选择健康的蝴蝶花植株,取地下的根状茎,选带节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用洗洁精溶液浸泡4~5min,采用75%乙醇60s结合0.1%HgCl212min进行灭菌。根状茎在培养基MS 6BA1.0mg·L-1 KT2.0mg·L-1 NAA0.1mg·L-1,25℃下黑暗培养,腋芽出芽率达65.4%。黑暗比光照更有利于腋芽的萌发,可能是由于蝴蝶花是阴性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其根状茎的生长和顶芽的萌发处于暗环境,离体条件下黑暗培养更符合其…  相似文献   
80.
盐胁迫会破坏种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代谢紊乱,活力降低乃至失去活力。李庭红认为在15g·L-1NaCl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率一般为50%-60%。前人曾以乙烯利、矮壮素、水杨酸等溶液浸种的方法缓解盐胁迫对萌发种子的伤害,但成本高,操作繁琐,效果也不尽理想。海藻肥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生长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