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1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林业   245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238篇
  462篇
综合类   2045篇
农作物   268篇
水产渔业   290篇
畜牧兽医   896篇
园艺   316篇
植物保护   19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生长情况,采用样地试验,设置2种坡向(阴坡、阳坡)和3种坡位(坡顶、坡中、坡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各样地内的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可划分为消耗期(5—6月)、快速补充期(6—7月)和消退期(7—9月),天然降水对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2)各样地内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为土壤水分显著变化层(Cv>0.2)、土壤水分次变化层(0.2>Cv>0.1)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Cv<0.1);(3)不同立地条件对土壤水分及植株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阴坡土壤水分明显高于阳坡,土壤水分由坡顶向坡底呈递减趋势;沙棘的生长指标及存活率表现为阴坡>阳坡,不同坡位表现为坡底>坡中>坡顶。研究结果可为玛纳斯县前山地带沙棘造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来比较不同混合酸体系对有机肥料中As、Pb、Cd、Cr、Hg、Ni、Cu、Zn 8种元素的提取效果,建立了微波消解—ICP-MS测定有机肥料多元素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8种元素在0.10~1600 μg/L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0~0.99995,检出限范围为0.003~0.400 μg/L。三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1.8%~108.0%,相对标准偏差为0.9%~4.9%(n=6)。国家标准物质灌木枝叶GBW07603(GSV-2)除汞元素缺少相应的认定值以外,其余7种元素的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证书认定值的范围内,且相对标准偏差为0.5%~5.0%(n=6)。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可实现有机肥料中多元素的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3.
口感型番茄具有皮薄、肉厚、多汁、酸甜适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戈壁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口感型番茄优良新品种,在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农业生态产业园的戈壁日光温室对引进的9个口感型番茄新品种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式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酒泉市肃州区戈壁日光温室中,以戴安娜、原味1号为综合表现最优品种,其经济效益分别为1 075 200、 1 068 000元/hm2,可作为当地越冬茬日光温室采摘和高品质种植方向发展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44.
探讨绿肥用油菜还田时期对干物质腐解与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地区油菜用作绿肥及后茬作物减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尼龙网袋埋田法研究了绿肥油菜初花期(G1)、盛花期(G2)和角果成熟期(G3)还田的干物质腐解与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G1 处理油菜还田干物质量比G2 和G3 处理显著减少45.43% 和46.87%;G1 和G2 处理还田时碳含量低于G3 处理,G1 处理氮和磷含量最高,分别为28.17 和5.21 g/kg,钾含量表现为G1>G2>G3,G1 与G3 处理差异显著。绿肥油菜还田后分快速、中速和慢速腐解3 个阶段,持续期分别为还田后0 ~ 17、18 ~ 45 和46 ~ 123 d,阶段内累积腐解率分别达44.27% ~ 66.87%、12.56% ~ 29.18% 和4.49% ~ 13.81%,最终累积腐解率达60.53% ~ 91.87%;G1 和G2 处理间腐解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G3 处理。绿肥油菜还田后碳、氮、磷和钾释放率与腐解率对应亦表现为前期快速释放、中期缓慢释放、后期趋于平稳的规律,且养分累积释放率均表现为钾> 碳> 氮> 磷。经腐解,G1 处理碳、氮、磷和钾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70%、92.97%、88.76% 和93.26%,G2 处理分别为84.25%、86.32%、86.51% 和92.52%,G3 处理分别为72.52%、59.97%、68.54%和87.67%;G2 处理氮、磷和钾释放量最高,分别为125.15、22.88 和50.42 kg/hm2,且G2 处理氮、磷释放量显著高于G1 和G3 处理,G2 处理的钾释放量与G3 处理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华北地区绿肥油菜在盛花期还田干物质量大且氮、磷、钾释放量最高,是最适宜的还田时期,可为下茬作物减施化肥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5.
燕麦是世界第七大栽培作物,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因其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性,在中国旱作区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可为中国燕麦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1961-2019年全球燕麦生产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贡献率以及优势指数分析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9年来,全球燕麦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呈降低趋势。欧洲是全球燕麦生产中心,1961-1980、1981-1998和1999-2019年三个阶段的总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8.2%、67.4%和62.6%;中国燕麦在这三个阶段的收获面积和总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同期总产量的世界占比却不断增加,从2.0%增长至3.0%。其中,2019年中国燕麦总产量达49.6万t,位列世界第十位。与美国、加拿大、芬兰和澳大利亚等主产国相比,中国燕麦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虽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整体仍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优化调整燕麦种植规模,提高单产水平,对中国燕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现有的围绕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形式"方面的改革已经达到了实效的可能性边界。未来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重视以"内容"为核心的改革,通过逻辑的转换,重塑思政课教学的理性魅力。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逻辑转换的现实和理论根据以及重塑理性魅力的具体途径和做法,以此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发挥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7.
Because of cloudy and rainy weather in south China,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ten can't be obtained easily. With the regional trial results in Baoying,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fusion model and effect of ENVISAT/SAR and HJ-1A satel ite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the ARSIS strat-egy, using the wavelet transform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and Structure Model (IBSM), the research progressed the ENVISAT satel ite SAR and the HJ-1A satel ite CCD images wavelet decomposition, and low/high frequency coefficient re-construction, and obtained the fusion images through the inverse wavelet transform. In the light of low and high-frequency imag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reas, different fusion rules which can enhance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self-adaptive were taken, with comparisons with the PCA transformation, IHS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thods by subjecti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extracted the bands and NDVI values around the fusion with GPS samples, analyzed and explained the fusion ef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tral distortion of wavelet fusion, IHS transform, PCA transform images was 0.101 6, 0.326 1 and 1.277 2, respectively and entropy was 14.701 5, 11.899 3 and 13.229 3, respectively, the wavelet fusion is the highest. The method of wavelet maintained good spectral capability, and visual effects while improve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the 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effect was much better than other two methods.  相似文献   
148.
采用二分隔特殊平板研究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对枇杷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8株芽胞杆菌菌株中,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为FJA T-4748,抑菌率达90.06%;其次为FJAT-10011,抑菌率达54.99%。经16S rDNA序列鉴定结合菌落形态观察,确认这8株芽胞杆菌分别为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 Lysinibacillus xylanilyticus、波茨坦短芽胞杆菌 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土壤短芽胞杆菌 Brevibacillus agri、阿氏芽胞杆菌 Bacillus aryabhattai、美丽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formosus及简单芽胞杆菌Bacillus simplex。本研究筛选的产挥发性物质芽胞杆菌菌株可为枇杷采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株参考。  相似文献   
149.
通过水稻干燥和缓苏过程中稻谷爆腰产生的玻璃化转变分析,确定稻谷在玻璃态下干燥时对爆腰增殖无影响。建议采用2种措施:一是使稻谷在玻璃态下干燥,抑制爆腰产生;二是使稻谷在较高温度下干燥一定时间后,给稻谷缓苏足够时间以降低内部水分梯度,使内部水分均匀,有效地降低稻谷裂纹率和提高产米率。  相似文献   
150.
闫良  葛长军  徐丽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09-13111
基于对近年来黄冈地区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黄冈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为该地区实现“强农兴农”建设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