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72篇
  免费   2025篇
  国内免费   3475篇
林业   2448篇
农学   2374篇
基础科学   1844篇
  3839篇
综合类   14138篇
农作物   2124篇
水产渔业   1367篇
畜牧兽医   5219篇
园艺   2115篇
植物保护   1604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1555篇
  2021年   1601篇
  2020年   1551篇
  2019年   1455篇
  2018年   1023篇
  2017年   1548篇
  2016年   1179篇
  2015年   1653篇
  2014年   1737篇
  2013年   2021篇
  2012年   2709篇
  2011年   2753篇
  2010年   2733篇
  2009年   2346篇
  2008年   2266篇
  2007年   2032篇
  2006年   1544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19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甜菜碱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它无毒、无害、性质稳定,又在动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中起看非常重要的作用。甜菜碱通过影响生长代谢调控轴激素和氨基酸、脂肪代谢对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肉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达到降低动物脂肪沉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对航空洒水扑火机型、性能、洒水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与地面用水扑救效果作了对比,指出了航空洒水扑火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43.
洋葱挥发油的抗真菌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砂堡培养基液体稀释培养法和薄层色谱分析法研究了洋葱挥发油抗真菌效果及机理,以期发现天然抗真菌药物,开发洋葱资源.结果表明:洋葱挥发油提取物对酿酒酵母、白假丝酵母、新生隐球菌、黑曲霉、黄曲霉、红曲霉、青霉等真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酿酒酵母和白假丝酵母为0.25%,新生隐球菌为0.50%.薄层色谱分析表明:洋葱挥发油处理后的自假丝酵母的羊毛周醇、麦角固醇的古量降低。而角鲨烯的音量增高,说明洋葱挥发油可能抑制白假丝酵母麦角周醇的早期合成.  相似文献   
44.
黑蚱蝉的鸣声和其发音器,具有基本的构造和特性,即种性.但也有一定的地理差异,鸣声有单音色,复合声,主峰频率高低等变化,这和形态的大小,发音器及其辅助发音器的变化相一致.黑蚱蝉的召唤声和求偶声是鸣声分类较理想的类型,而群鸣声不能用于种下分类.  相似文献   
45.
芝麻的核型与系统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份粒色不同的栽培和野生芝麻的染色体组型研究表明,栽培芝麻染色体数目一致,核型基本相同:2n=26=12m+12Sm+2St随着粒色的变浅,核型的不对称性加强,有两对随体染色体。野生芝麻核型与栽培芝麻相似:2n=26=12m+12Sm(4SAT)染色体数目有2n=26,2n=32,2n=58或2n=64.芝麻可能是由对称核型向不对称核型演化,其趋势为:野生(2n=26)-黑粒-褐袜-黄粒-白粒  相似文献   
46.
茯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及其营养浓缩液的相关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茯苓经0~48h的适应期,48~14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发酵液pH骤降。经检测,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发酵罐培养120h,生物量≥30g/l00mL(鲜重)。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0mg/mL,氨基酸含量≥480mg/100mL。动物实验证明,茯苓营养浓缩液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其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7.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技术,但体细胞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却引起了世界轰动,充分显示了其重在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为了使开发的汽车碰撞试验系统的数据处理结果满足CMVDR 294法规要求,研究了汽车碰撞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根据汽车碰撞试验的具体要求改进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并应用Matlab进行了不同频率的幅频特性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简化设计过程、提高计算精确性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了满足法规要求的数字滤波器.同时,通过对大量的碰撞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验证了该数字滤波器能够有效屏蔽原始数据中的噪声与高频分量,幅值不失真.  相似文献   
49.
为了进一步提高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率及溶解性,本试验采用单因素、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试验对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赖氨酸修饰,并对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进行结构表征、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为1.54 mol/L,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0 mg/g,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78.6 min,料液比为1:30,酶解温度为40 ℃,超声时间为80 min条件下提取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最优。未修饰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不溶于水,色价值为480.24,修饰后的黑色素溶解度为1 016 g/L,色价值为1 771.18,比未修饰的黑色素在溶解性、色价值方面均有所提高。此外,在不同的温度、光照、pH条件下,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均比较稳定。以上研究结果为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果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蛋白质组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它能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 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产生的科学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研究 方法主要有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质谱(Mass-spectrometric)技术、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s)技术、酵母 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双向高效柱层析和生物信息学等。其应用的范围包括植物群体遗传学、在个体 水平上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机制、植物的发育和组织器官的分化过程,以及不同亚细胞结构在生理生态 过程中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同时展望了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前景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果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