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1篇
  15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单作套作大豆叶片氮素积累与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俊旭  黄山  范元芳  王锐  刘沁林  杨文钰  杨峰 《作物学报》2017,43(12):1835-1844
种植模式和氮肥水平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氮素的吸收,无损、即时监测大豆叶片氮素水平对大豆生产中的氮肥精确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设置4个氮肥水平,分析单作套作下大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氮素动态和光谱特征,明确对叶片氮素敏感的光谱特征参数,构建单作套作大豆通用的叶片氮素积累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随大豆生育时期的推进,单作套作种植模式下的大豆冠层叶片氮素积累量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N3处理下的结荚期,两种模式两年最大值平均分别为8.70 g m~(–2)和8.38 g m~(–2);不同生育时期和种植模式的大豆冠层原始反射光谱的变化规律与冠层叶片氮素变化规律均为先增加后降低,原始反射光谱在700~1000 nm波段的反射率以结荚期为拐点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反射率达到60%~70%左右;通过对单作套作大豆冠层光谱一阶导数变换,红边幅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红边位置随叶片氮积累量的增加和减小出现"红移"与"蓝移"现象。经波段自由组合和回归分析表明,以DSI(771、755)构建的线性(y=–1.249+3.209x,R~2=0.847)和乘幂(y=–1.470x~(1.676),R~2=0.872)模型能较精确地估测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冠层叶片氮素状况。  相似文献   
72.
湘春豆V7是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以福豆310作母本、浙春072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的优质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该品种参加湖南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湘春豆V7平均产量173.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2%。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06 d,蛋白质含量45.88%,脂肪含量17.93%。湘春豆V7按国家标准为高蛋白大豆品种,综合产量表现、品质特征、生育特征和综合抗性等,该品种在全省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且适于南方豆制品加工,于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3.
电子商务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人们一种新的交易方法,更多的人投入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中。本文从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入手,阐述了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技术的内在联系,并且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74.
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85株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测定样本(以下简称样本)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率随树木直径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其最佳回归模型为: P=24.5681900-0.2605189D-0.0009816D~2 从而对于森林调查中修正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提高云南松直径生长率、材积生长率等的调查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对初生三胞胎大熊猫幼仔进行喂养护理,其中2只体质较虚弱,采用在育幼箱内双手覆盖幼仔人工增温、全身温水棉球按摩和诱导进食等措施,辅以人工近距离采集足量母兽初乳,巴氏消毒后分别饲喂3只幼仔。再根据幼仔个体情况决定由母兽喂养或者放置育幼箱进行人工喂养,最后轮换由母兽喂养。较好地平衡了3个幼仔的个体差异,使3个幼仔都顺利存活且生长发育良好,为大熊猫的喂养护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6.
以1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分组(正常组、糖尿病组、姜黄素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结果表明:与糖尿病组比较,姜黄素具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增加肝脏肝糖原含量及Akt的磷酸化水平的表达。同时,HE染色观察结果也显示,姜黄素组的肝脏损伤较糖尿病组有所减轻。结果表明,姜黄素具有明显的纠正糖代谢紊乱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活性,激活Akt信号通路,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相关联。  相似文献   
77.
他能为别人销售几十个亿,却不能给自己卖出几万元。盘点春风得意的营销总监生涯,王峰自觉付出太多、收获太少。把公司销售额提升了整整20倍,自己的收入才增长两倍。他窝在公司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通过对大熊猫"娟娟"进行病史调查,病理学检查,细菌与真菌学检验等方法,探究大熊猫"娟娟"的死亡原因。结果表明该只老龄大熊猫是由于年老体弱、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褥疮及微生物感染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79.
稻-麦轮作是太湖流域典型的集约化粮食作物种植体系,化肥用量大,氮磷流失控制广为关注。采用大区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习惯施肥(FP)和优化控制施肥(CM)2种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氮磷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同时探讨了2种施肥模式下农田径流水中各形态氮、磷的特征和径流氮、磷损失的差异。结果表明:优化控制施肥水稻和小麦地上部总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地上各部位养分(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与习惯施肥差异不显著(P>0.05);优化控制施肥水稻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大于习惯施肥(P<0.05),磷肥偏生产力也相似。稻季和麦季优化控制施肥径流水中各形态氮、磷浓度小于习惯施肥,甚至达到显著水平(P<0.05);稻季、麦季和完整轮作期优化控制施肥总氮、总磷的累积流失量显著小于习惯施肥(P<0.05)。优化控制施肥模式不仅能保持水稻和小麦的籽粒产量,而且能显著减少稻-麦轮作体系的氮磷流失,可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