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玉米青枯病的危害程度与密度、氮、磷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玉米青枯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密度(X1),施氮量(X2)和施磷量(X3)的关系,并组建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对玉米青枯病病指影响的首要因素是密度,其次是氮,对病指影响的交互效应是X1X2,X2X3。最后对模型进行模拟优化。  相似文献   
22.
运用功能法评价了乐斯本、速扑杀和阿维菌素对捕食性瓢虫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对5种捕食性瓢虫功能反应模型基本结构没有影响,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只是改变了模型的各项参数;3种药剂处理后5种捕食性瓢虫的控虫能力、寻找效应都显著低于对照.不同杀虫剂造成的5种捕食性瓢虫的死亡率(Dt)和捕食功能减退率(FDt)各不相同,且按乐斯本、阿维菌素、速扑杀顺序减小;5种捕食性瓢虫都对乐斯本相对较为敏感(Dt平均值为74.64%),对速扑杀相对较不敏感(Dt平均值为30.00%左右),阿维菌素居中.速扑杀是一种对捕食性瓢虫致死作用和捕食功能影响较小,而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药剂.  相似文献   
23.
朝鲜球坚蚧对8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和取食选择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笼罩法研究了朝鲜球坚蚧对8种寄主的选择性及其与寄主枝条物理结构、寄主和蚧体内化学物质问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鲜球坚蚧对8种寄主的取食和产卵的选择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由强到弱依次为桃、梅、李、杏、苹果、梨、樱桃和山楂,且分成桃、梅、李、杏,苹果、梨、樱桃,以及山楂3个寄主层次.取食和产卵选择性一致,分别与8种寄主的表皮毛密度、长度、皮层厚度、枝条直径、黄酮以及单宁等间达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13~-0.8816和-0.9624~-0.8943;同时分别与8种寄主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水量、CarE、AChE、GSTs和蚧体可溶性蛋白质等间达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025~0.9413和0.8937~0.9201.以取食表皮较为光滑、表皮毛稀疏、长度短、皮层薄、寄主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含水量多、含黄酮和单宁少的桃、梅、李和杏等寄主的蚧体内CarE、AChE、GSTs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对寄主选择性较强;取食苹果、梨和樱桃的次之;取食山楂的最低.  相似文献   
24.
为阐明光周期对玉米蚜生长发育及生命参数的影响,构建了不同光周期的玉米蚜种群生命表,将光周期分别设置为2L∶22D、4L∶20D、8L∶16D、12L∶12D、16L∶8D、20L∶4D、22L∶2D,测定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玉米蚜的发育历期、生殖力、存活率、生殖期及各项生命参数。结果显示:光周期为20L∶4D和22L∶2D时玉米蚜的若虫期显著(P< 0.05)长于其他5个光周期,光周期为8L∶16D、12L∶12D、16L∶8D时玉米蚜的若虫存活率显著(P<0.05)高于光周期为4L∶20D、20L∶4D、22L∶2D的处理,光周期为8L∶16D、12L∶12D、16L∶8D时玉米蚜的生殖力显著(P<0.05)高于其他光周期处理,光周期为12L∶12D时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高(0.357、42.06和1.43),正常光周期(8L∶16D、12L∶12D、16L∶8D)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显著(P< 0.05)高于2L∶22D、22L∶2D处理,光周期为2L∶22D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低,生命参数与光周期的拟合方程预测出玉米蚜的最适光照时间为11~13 h·d-1。以上结果说明,极端光周期干扰了玉米蚜正常的生长发育,极端长光照或短光照均会影响玉米蚜种群动态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25.
采用生命表构建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12、15、18、21、24、27、28 ℃)对高粱蚜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粱蚜若虫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逐渐缩短,在12 ℃时高粱蚜若虫平均发育历期为18.32 d,28 ℃时为5.04 d,二者相差3.63倍;成虫平均寿命在12 ℃时为56.42 d,28 ℃时为18.23 d,二者相差3.09倍。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在不同温度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在24 ℃时最高,温度升高或降低其值均下降。12 ℃时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最低,分别为0.126、1.134;28 ℃时净增殖率最低,为31.04。种群加倍时间在24 ℃时最短,12 ℃时最长;平均世代周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变短,12 ℃时为33.32 d,28 ℃时为12.02 d。综上所述,温度对高粱蚜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影响,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高粱蚜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发育缓慢;24 ℃是高粱蚜的最适生长温度,该温度下害虫内禀增长率高,世代周期短,种群快速增长。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高粱蚜在高粱植株上的种群动态,为高粱蚜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为了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结合昆虫学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提出昆虫学过程性考核的思路。在昆虫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针对昆虫学课程过程性考核在实施教学和考核过程中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27.
小麦秸秆堆肥茶灌根对设施蔬菜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利用秸秆堆肥产品,研究堆肥茶的最佳灌根使用量,促进秸秆堆肥化使用,以小麦秸秆添加尿素和腐熟剂混合发酵制作堆肥茶。以番茄和辣椒作为供试材料,全生长期定期采取5种不同灌根方式使用堆肥茶,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和番茄的生长发育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堆肥茶的番茄和辣椒的生长及生物量有差别,其中番茄和辣椒的最佳处理均为每穴盘180mL堆肥茶。在该处理下,番茄和辣椒的植株生长形态和生物量的数值均高于其他几种处理,辣椒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58%、9.5%;番茄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9.52%、3.06%。综合比较认为,灌根小麦秸秆制作的堆肥茶每盘灌根180mL,能促进番茄和辣椒的植株形态的建成,提高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适宜番茄和辣椒生长。  相似文献   
28.
玉米田生物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表明,凤阳县玉米田苗期常见有害生物有6科6种,害虫天敌有4科4种,其中麦二叉蚜和黄呆蓟马为主要害虫,龟纹飘虫是害虫的重要天敌,对控制害虫的种群增长作用明显。其次,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5月下旬是群落抵抗外界干扰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9.
玉米蚜刺吸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光合性能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玉米蚜刺吸危害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光合性能及生物量的影响,在对4个玉米品种进行抗蚜级别鉴定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这4个玉米品种在玉米蚜为害5 d后光合指标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显示: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蠡玉16、中单909和敦煌1号的抗蚜级别分别为抗、感、感和高感;4个玉米品种被玉米蚜刺吸5 d后叶片的大部分光合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抗蚜品种郑单958被玉米蚜刺吸5 d后,除了叶绿素SPAD值低于对照外,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正向变化,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中单909和敦煌1号(P0.05)。在玉米蚜刺吸5 d后4个玉米品种的株高、根系长度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蠡玉16的根系数量显著多于对照(P0.05),郑单958的植株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玉米蚜刺吸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抗蚜玉米品种的光合作用,增加了部分生物量,而感蚜玉米品种则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0.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的毁灭性病害,主要通过带菌土壤和病残体进行传染。该文通过研究不同N/P比与烟草黑胫病菌生长的关系,找出病菌生长的最适氮磷比例。试验以硝酸钠为氮源,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最终得出黑胫病病菌生长的最适氮磷比为3∶2,若氮肥量过多高出磷肥,病菌生长速率也很快,单施钾肥使病菌生长速率减慢。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加重病害发生的施肥比例,以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