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1 翠伏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以长十郎×江岛育成,因果实外形品质似鸭梨,抗病性强,适合南方种植。果实倒卵圆或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2克。果皮黄绿色,套袋后淡黄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较大而稀。梗长3.2厘米,梗洼浅狭。果心较小。果肉白色,肉质细嫩,脆,汁多,酸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品质上等。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巴梨果实品质和在常温(25℃)下所需的后熟时间。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巴梨最适采收期以果实固酸比达到70左右为宜。采收时果实固酸比值是反映果实品质和采后耐贮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53.
以三年生‘红将军’(Malus domestica cv.)为试材,砧木为平邑甜茶(Malus hupenensis Rehd.),采用分根盆栽法研究1/2根区定量灌水条件下,1/4、2/4和3/4根区分区施用有机肥对树体新梢生长动态、根系生长动态、叶绿素、叶片光合、蒸腾、气孔导度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确定苹果树有机肥最佳施用量和施用区域,为改善果园有机肥施用方法和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4根区施用30%有机肥处理新梢生长量最大,为14.2 cm;2/4根区施用20%有机肥处理的根系生长量最大,在整个生长季根系生长量为230.0 mm,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4施用30%、2/4施用20%或3/4施用10%有机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蒸腾速率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1/4施用30%、2/4施用20%或3/4施用10%有机肥处理不仅能够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还可以节约有机肥用量、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早果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建议。【方法】以2009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的矮化中间苹果成品苗(宫藤富士/SH1、SH3、SH6、SH9和SH40/平邑甜茶)为试材,株行距为1.5 m×5.0 m,细纺锤整形修剪,栽植第2年开始,连续6年调查分析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SH6树体最小,树体干周粗度显著小于其他系号,SH3和SH40的干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系号;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在栽植7年内均最低,SH3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先高后低;各系号总枝量无明显差异,但枝类组成差异较大,SH6树体树势中庸,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3.81%),长枝比例最小(7.80%)。栽植第4年各系号树体开始有产量,SH3、SH6、SH9和SH40四个系号树体3年累计单株产量超过75 kg,4个系号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SH1系号树体;SH6产量连续稳定性最好,SH9产量稳定性最差;SH6树体果实产量在树冠不同部位的分布最均匀,表现突出;各系号果实大果率(单果重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SH40SH6SH3SH9SH1。各系号树体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SH6树体果实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果形一致性最好;SH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优于其他4种中间砧。【结论】SH6作为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与其他系号相比,具有树体小、新梢平均长度小、短枝比例高、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
肥料种类对不同采收期‘黄金梨’糖酸含量和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优化肥料类型组合和用量、确定果实品质最佳的采收期,【方法】以5年生‘黄金梨’为材料,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肥料类型对不同采收期‘黄金梨’果实糖、有机酸组分含量和风味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可显著提高果实总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总酸及苹果酸、酒石酸含量,而施用鸡粪+草炭或堆肥+生物菌肥与单施农家堆肥相比效果不明显。采样期间(9月14日—10月10日),不同肥料类型处理‘黄金梨’果实总糖和果糖、蔗糖、葡萄糖含量及风味指数均先增加后降低,总酸和苹果酸、酒石酸含量则先降低后增加,9月28日采样时总糖及各糖分含量最高,总酸及有机酸组分含量最低,糖酸比和风味指数最大,且以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两个处理效果最好。【结论】综合分析,‘黄金梨’施用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有利于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和风味;9月28日左右是北京地区黄金梨果实采收的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56.
北京果园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种群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探明北京地区主要果树的肥力水平,应用田间土壤取样方法,对苹果、梨、桃和葡萄三种不同产量品质水平(高、中、低)果园的土壤理化性状、营养水平和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1.06~1.60 g.cm-3,不同树种差异不显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81.47~238.83 mmol.kg-1,苹果、桃、葡萄园显著高于梨园,同一树种的高(H)、中(M)型果园均高于低(L)型园;土壤pH在7.39~8.55间;有机质含量7.34~19.50 g.kg-1,不同树种差异不显著,同一树种的H园高于M、L园;全氮0.41~1.09 g.kg-1,苹果、桃和葡萄园显著高于梨园,同一树种H园高于M、L园;速效磷14.54~185.50 mg.kg-1,速效钾99.77~267.50 mg.kg-1,不同树种及不同类型果园间差异均不显著;有效铁、锌和硼含量分别为4.78~33.42mg.kg-1、0.97~10.54mg.kg-1、0.19~0.58mg.kg-1。四种果园的土壤微生物总量为0.45×107~1.23×107cfu.g-1,苹果园最高,梨园最低;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不同树种果园土壤营养水平(Pi)顺序为苹果(0.71)>葡萄(0.58)>桃(0.54)>梨(0.31),同一树种为H>M>L。综合分析,北京果园土壤营养和微生物种群总体状况为土壤pH偏高,有机质和全氮缺乏,磷钾比偏高,有效硼不足,土壤微生物总量偏少等,为北京果园土壤改良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综述了植物水分运输机制研究新进展,以友利用氢同位素(氚T)示踪技术进行植物水分运输和分配研究机理及其应用,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苹果3种不同树形(自由纺锤形、V字形和篱壁形)的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为矮化中间砧苹果的早果、优质最佳树形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0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SH6矮化中间砧‘富士’成品苗(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单位面积种植株数相同,分别为自由纺锤形(2 m×4.5 m)、V字形(1.5 m×6 m)和篱壁形(3 m×3 m)3种方式建园,自栽植后分别采用相应的树形修剪方法,连续6年调查不同树形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及果实产量、单果重、固酸比等品质指标。【结果】不同树形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存在较大差异。自栽植后第3年开始,不同树形的树体总枝量和覆盖率开始呈现显著差异,自由纺锤形树体总枝量和覆盖率最大,V字形次之,篱壁形最小;3种树形的枝类组成差异不显著。种植后第4年初结果和5—6年结果期的单株产量和累计产量均为自由纺锤形最高,显著高于V字形和篱壁形;自由纺锤形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最大,V字形最小;各树形果实的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肉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树采用自由纺锤形树形与V字形和蓠壁形相比,具有幼树生长快、成形早、总枝量高、枝类组成合理,结果早、稳产丰产、大果比例高、果实单果重高等特点。自由纺锤形是苹果矮砧规模化生产的适宜树形。  相似文献   
59.
根系分区灌水对苹果水分状况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年生分根盆栽皇家嘎拉(RoyalGala)苹果为试材,通过全部根系、3/4、2/4、1/4根系体积灌水、全部根系不灌水5种处理研究了根系分区灌水对苹果叶水势、气孔阻力以及枝叶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4、2/4、1/4根系体积灌水在植株叶水势变化不明显时气孔阻力增大,新梢和叶片生长同时受到抑制,并且根系干旱的体积愈大,抑制作用愈强。  相似文献   
60.
探讨中国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区土壤养分对‘富士’苹果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为两大苹果产区提高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果园合理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2010—2011年分别在中国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区各选择22个县,每县3个果园,共计132个乔砧‘富士’苹果园,对每个果园的土壤养分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两大产区土壤养分、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筛选不同产区影响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线性规划求解优质果实矿质营养丰富的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环渤海湾产区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钙、铁和锌含量极显著高于黄土高原产区,而土壤pH和有效钾含量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产区;环渤海湾产区‘富士’果实氮、磷含量显著高于黄土高原区,而钙、铁和锌含量则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产区。黄土高原产区土壤有效铁、环渤海湾产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别与果实中的铁、硼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环渤海湾产区影响果实钙含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的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铁和有效钾,土壤有效锌对果实钙有最大的正效应系数,而土壤有效硼和全氮负效应系数较大;黄土高原产区对果实钙含量影响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的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效磷、有效锌、有机质、有效铁和有效钾,土壤有效锌、铁对果实钙含量有较大的正效应系数。线性规划求解出两大苹果产区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丰富的土壤养分优化方案。环渤海湾苹果产区增加果实钙含量的主要土壤养分管理措施为降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提高土壤有效钾、铁、锌含量,维持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含量(17.7 g·kg~(-1)以上);黄土高原产区则为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含量,降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有效磷、钾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