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61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78篇
  23篇
综合类   332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8 毫秒
51.
紫云英的饲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国维 《饲料工业》1997,18(2):36-37
紫云英的饲料价值江西农业大学魏国维1将紫云英作绿肥栽培,效益偏低紫云英,豆科,农民称作红花草,是我国南方主要绿肥品种,江西是我国紫云英种植的主要省份之一,最高种植年份的1969年超过了2300万亩,现在每年的种植面积不足1300万亩,不到最高种植年份...  相似文献   
52.
为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Bo-uv的作用及其与趋光性的关系,利用常规PCR方法克隆获得Bo-uv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了其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运用qPCR技术检测了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不同光强度下Bo-uv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Bo-uv基因cDNA全长2 757 bp,开放阅读框1 542 bp,编码514个氨基酸。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1.93%~43.00%,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Bo-uv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蛹末期、成虫期表达,在成虫头部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0~10 000 lx光强范围内雌、雄成虫体内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1 000 lx光强度下其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10 000 lx时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光强度能够有效地调控Bo-uv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感知外界光刺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为揭示天敌昆虫趋光性中光源因子与虫源因子的作用,采用室内多向行为选择方法研究光波长、刺激时长和性别结构对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趋光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65~630 nm波长范围内,光波长对龟纹瓢虫雌雄性比为1∶1的两性种群的趋光性有显著影响,其对365 nm处紫外光的趋光率最高,为27.90%;对625~630 nm处红光的趋光率最低,为6.50%。在120 min范围内,光刺激时长对龟纹瓢虫雌雄性比为1∶1的两性种群的趋光性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与光波长有关。利用紫外光刺激龟纹瓢虫雌雄性比为1∶1的两性种群5 min时的趋光率(41.07%)显著高于其它刺激时长处理,且其它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光刺激时长的增加,龟纹瓢虫雌雄性比为1∶1的两性种群对紫外光、蓝光短波长的趋光率降低,对红光和黑暗处理的趋光率增加。在紫外光、蓝光、绿光及橙光处理下性别结构对龟纹瓢虫有显著影响,雌性单性种群偏嗜紫外光和绿光;雄性单性种群偏嗜绿光和橙光;雌雄性比为1∶1的两性种群偏嗜紫外光、蓝光和橙光。表明光波长是龟纹瓢虫趋光性的核心诱因,性别结构及光刺激时长具有重要的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4.
在我国,涝灾有损失大、范围广、洪涝难分等特点.多年来,各地对涝灾的形成原因及防灾减灾措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多局限于当地经验和定性分析,缺乏系统的、定量的研究.排涝的数学模拟研究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均未考虑外洪对内涝的动态影响.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讨论了洪、涝之间的相互影响,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涝灾防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5.
宁杞一号嫩枝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特别是河套灌区广大农民喜爱种植的树种之一。它不仅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使许多农民获得了较好收益,脱贫致富。为此,文章作者对宁杞一号嫩枝的扦插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6.
杉木幼林年生长规律及气候因素对生长的影响,是合理制订杉木产区区划,改善杉木造林规划设计布局,正确实施经营管理措施的基础。 本项研究,将全国杉木西部试区的四川高县作为试验点,从1985~1988年,连续4年在5~8年生不同密度林分中,作了胸高直径及树高生长的旬期定期观测。经对这些实验数据作均值处理,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生长在中国杉木中带西部产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环境条件下的杉木幼林年生长规律的论证及对影响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具有可靠性和区域代表性。  相似文献   
57.
对3种整地方式下的尾巨桉林分生长和林地土壤水分进行了监测,通过分析各林地的林分单株平均生物量及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合理评估整地对尾巨桉林分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3种整地方式下尾巨桉林分单株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其树干和树根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而树枝和树叶所占比例呈减小趋势。在幼龄期(16个月之前),全垦条件下的尾巨桉林分生长量最大,18个月后带垦的林分生长量最大;3种整地方式下的尾巨桉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格局相似,与天然降水分布基本保持一致。3种整地方式中穴垦尾巨桉林地土壤有较高含水率且显著大于全垦和带垦的(P<0.05),全垦与带垦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整地方式下尾巨桉林分单株平均生物量与耗水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利用3块林分单株平均生长量及对应时间的耗水量得到了尾巨桉林分单株生长量与林分耗水量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58.
魏国 《齐鲁渔业》2007,24(12):39-40
鱼、鸭结合养殖,南北皆宜,是生态高效水产养殖的好模式,是综合养鱼专家力推的综合养鱼比较好的类型之一。本人对鱼、鸭结合养殖的生物学原理、效益和结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9.
魏国华 《畜禽业》2003,(10):44-45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含硝酸盐的青绿饲料因贮藏、调制方法不当而使其所含的硝酸盐转变为剧毒的亚硝酸盐,被猪采食后,引起的中毒病。猪亚硝酸盐中毒可发于各种年龄段,严重病例不表现任何症状,猪突然倒地死亡;稍重病例表现为发抖、痉挛、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多在1~2h内死亡。笔者几年来,采用蓝黑水配合VC和50%葡萄糖溶液治疗猪亚硝酸盐中毒,治疗22头,除1例因中毒时间长而未治愈外,治愈21头,治愈率达95.5%。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病因亚硝酸盐中毒常见于猪,牛有时也见发生。家畜发生亚硝酸盐中毒,主要是由于饲料及饮水中所含硝…  相似文献   
60.
干露及盐度变化对毛蚶苗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琛  匡少华  姜超  魏国庆 《河北渔业》2007,(5):38-38,51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e)主要分布在我国、朝鲜和日本沿海,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近年来,由于酷捕滥采和近海污染导致毛蚶资源急剧减少,商品价值随之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毛蚶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发展毛蚶养殖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