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寻求水稻稳定超高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早熟晚粳品种武粳15、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其它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就氮肥运筹与穗肥施用叶龄期,设置了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和促前控中3种栽培模式,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生产上的常规栽培模式为CK,对产量及其结构、群体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根系活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同时,在江苏东海、兴化、高邮、常熟等地,以徐稻3号、常优1号、陵香优18、武粳15等品种为材料,进行(15—50)×667m2连片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栽培综合试验与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结果】2品种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的实产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750kg/667m2)。与CK相比,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每穗粒数多、群体颖花量大,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与之相当;2模式的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且数量适中(适宜穗数的1.3—1.4倍),此后群体平缓消减,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显著高于CK;其群体LAI动态与茎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最大LAI均出现在孕穗期,为8.0—8.5,成熟期仍保持3.5—4.0;群体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2模式在生育前期(移栽—拔节期)较CK低,中期(拔节—抽穗期)与CK相当,后期(抽穗—成熟期)显著高于CK;2模式在拔节期的根系干重与CK相当,抽穗期和成熟期则显著高于CK,而这3个时期的根冠比均显著高于CK,其抽穗后(抽穗—腊熟期)的根系平均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均显著高于CK。同时,连续2年多地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综合栽培试验以及后3年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实产均达800kg/667m2左右。【结论】揭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根本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提出了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2.
根据2010年GPS定位测土试验结果,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了农场尺度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 H与有效硫等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进行了上述指标的地理制图,旨在阐明研究区复兴圩农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该农场实行作物精确施肥策略、提升作物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益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3.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在我国分布较广泛,但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农耕过度等诸多原因,导致野生大豆群体逐渐减少,野生大豆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本文从群体遗传学、大豆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对中国野生大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制定该物种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辉  孙成明  谭昌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68-169,150
农业信息技术是农学(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学位课程,以及农学、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的必修课。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实践能力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出发,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了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95.
运用HTML、ASP、JavaScript等开发技术,整合了河横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成就,研究与开发了"今日河横网"。该网的开通将有利于宣传河横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推介河横企业及其产品,促进产品交易与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6.
大棚一茬多熟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1,(8):98-99,102
介绍了大棚一茬多熟西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棚建造、整地施肥、定植、植株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不同土类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施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统计学与空间插值方法,对江苏省姜堰市2个代表性潮土、水稻土的研究区,运用GPS定位分别测定其耕作层(0~20 cm) 104、130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值,并进行不同土类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施肥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水稻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潮土,pH值两...  相似文献   
98.
为科学评价烟丝结构分布的稳定性,建立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烟丝结构分布稳定性的综合表征方法。根据烟丝结构检测结果,首先计算某个批次若干个样品7个不同尺寸烟丝的重量比例(N_(i(1~7)))并得出7个不同尺寸烟丝的重量比例平均值(M_(1~7)),以M_(1~7)代表该批次烟丝结构的整体情况;然后应用相似性原理将该批次每个样品的7个不同尺寸烟丝转换成相似系数(R_(i(1~7))),统计分析该批次每个样品的相似系数求得稳定性系数(SC_i),用来表征该样品与该批次烟丝结构的相似性或差异程度。同时,通过计算若干个样品稳定性系数的平均值(SC),即可表征某批次或某时段烟丝结构的整体分布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出了"云烟"某三类规格卷烟3个批次成品烟丝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为85.33%~88.04%,3个批次跑条烟丝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为90.18%~91.49%,跑条烟丝结构的稳定性总体高于风力送丝前的成品烟丝。该表征方法对烟丝结构分布稳定性的评价具有借鉴作用,对进一步提高卷烟精细化加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针对水稻生产上氮肥过量施用,氮肥当季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姜堰市为例,初步开发了基于PDA的县域水稻精确施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是根据水稻因土精确施氮决策的要求及PDA的特性,在拓展PDA自身存储能力的基础上,基于Windows Mobile以及Embedded Visual Basic 3.0、ArcGIS 9.2与集成GPS模块而研制开发的一套农业应用软件PDA产品(V1.0)。该系统具有实时定位、按专题地图查询属性数据、因土精确施氮决策与学习辅导等功能。经试用,用户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性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我国自1984年首次在江苏无锡发现本病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多个省、市。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与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