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2篇
  50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86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51.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我国土壤碳循环酶活性影响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耕和秸秆还田措施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影响,为有机物质转化和土壤健康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搜集,获得了目标文献56篇,建立了翻耕清茬(CT,507组)、翻耕+秸秆还田(SR,305组)、免耕(NT,291组)和免耕+秸秆还田(NTS,122组)处理对土壤碳循环酶(转化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整合(Meta-analysis)和增强回归树(BRT)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差异,并量化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和种植制度等因子对其影响程度。【结果】与CT相比,SR(28.0%)、NT(13.7%)和NTS(23.2%)处理显著增加(P<0.05)了土壤碳循环酶活性;SR、NT和NTS处理显著促进了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5.3%、16.2%和22.5%;SR处理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幅为36.6%。对于低土壤有机碳(SOC<10 g·kg-1)而言,SR、NT和NTS处理对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6.7%、24.2%和37.9%。在碱性(pH>7.5)土壤中,SR和NTS处理下转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2.3%和28.7%。对于不同黏粒含量的土壤而言,黏粒含量<20%的土壤中SR和NT处理下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1.5%和22.3%;黏粒含量为20%—30%的土壤中SR、NT和NTS处理下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6.1%、16.1%和25.3%。干旱指数较大(2—3.5和>3.5)时,SR(29.1%和20.5%)、NT(13.4%和17.0%)和NTS(9.0%和36.9%)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转化酶活性。对于轮作种植制度而言,SR和NTS处理促进了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4.0%和29.4%;而在连作种植制度下,SR处理下转化酶活性提高了29.4%。对于不同试验年限而言,NTS处理对转化酶活性的提高幅度表现为:长期(>10年;39.9%)>中期(5—10年;31.7%)>短期(<5年;17.6%);短期和中期秸秆还田(SR)均显著增强了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2.0%和27.3%。免耕和秸秆还田对转化酶活性的交互作用在SOC含量低(<10 g·kg-1)、pH呈碱性(>7.5)、黏粒含量低(<20%)、干旱指数高(>3.5)、轮作和持续年限长(>10年)的土壤中较小。BRT分析结果表明,黏粒含量和土壤pH是影响SR处理对转化酶活性提高的主要因素,而SOC含量和干旱指数是影响免耕措施(NT和NTS)提高转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我国实施免耕和秸秆还田措施,尤其是在SOC和黏粒含量较低或干旱指数较高的地区,对于转化酶活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阳城县上伏村在新造的13.4hm2棉田里安装了管灌设施 ,采用节水喷灌技术 ,连续2年取得了好收成 ,1999年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 ,产量仍达到了1275kg/hm2。该村的具体作法是 :(1)播前喷灌。亦称贮水灌溉或播前浇地 ,时间掌握在播种前20d左右结束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蓄墒。如采用大水畦灌 ,每0.067hm2需水量至少为60m3~70m3 ,既浪费资源 ,又容易降低地温 ,造成土壤结块 ,影响播种和出苗。而采取播前喷灌技术 ,需水量少 ,还不会影响地温 ,地表、地下不会形成板结。(2)播种喷灌。当0cm~20cm…  相似文献   
53.
1 故障现象1.1 出现高压打火的电视机,荧光屏上会出现白色或黑色的噪波点干扰状,光栅呈放射状变化,画面幅度变小,图像模糊.1.2 无信号时(静态工作下)能看到光栅背景上有“肋骨条”抖动和不定时出现的现象,且能听到机器里面有“吱吱”声或“啪啪”声,有时还能闻到异常气味,严重时还能看到显像管高压嘴附近出现火花闪烁现象.  相似文献   
54.
55.
一、发展背景家畜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地的重视是有其背景的.早在本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欧美许多国家已在进行家畜遗传育种的研究,并应用到家畜育种改良工作中去,结果使家畜个体产量得到空前未有的提高.某些品种经强度选育,已  相似文献   
56.
海盐县土壤肥力质量演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盐县农耕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是杭嘉湖地区农业高产区。自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耕作制度、施肥结构等发生了变化。致使土壤肥力随之发生变化。据1987,1995,2000年三期的农田定点监测及对施肥结构调查结果,海盐县土壤酸度增加,有机质、全氮、速效磷上升。速效钾在1987年严重亏缺。近年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中下水平。分析原因是氮磷化肥大量使用以及有机肥用量减少所致。针对现状。主要采取增加有机肥投入。控氮稳磷增钾。并改善耕作技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等,以改善土壤肥力质量。  相似文献   
57.
为了使党、政机关的干部制度改革协调进行,中央决定在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同时事业单位工资将与国家机关脱钩。事业单位执行多种形式的工资制度,国家对高等学校拟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为主的工资制。现就高校党、政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工资改革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所学校办的好坏,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师阵容,所以高校的教师和业务性很强的岗位都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从而实行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58.
昌潍白猪内分泌腺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1~8月龄昌潍白猪(192头)内分泌腺的性状指标,并由此得出了其内分泌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体重变化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肾上腺在1~3、5~6月龄生长速度最快(P<0.01);甲状腺在1~8月龄有2个生长高峰期,即4月龄和6月龄;胸腺的生长高峰期集中于3~4月龄(P<0.01),颈部胸腺在1~3月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胸部胸腺,胸部胸腺左侧生长发育明显快于右侧;脑垂体在2~6月龄生长速度较快.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脑垂体随体重变化的回归方程分别是y=0.019 9x+0.801 6(r=0.975 9,P<0.01);y=0.163 4x+1.286 8(r=0.976 1,P<0.01);y=1.760 8x+26.995 0(r=0.946 2,P<0.01);y=0.002 4x+0.062 0(r=0.908 3,P<0.01).  相似文献   
59.
江苏海安是全国闻名的“禽蛋之乡”.2005年.全县家禽饲养量达5018万羽.生猪饲养量达125万头。畜牧业的发展给海安县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门诊部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促进畜牧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海安县一直没有放松对镇动物门诊部的管理和引导。至2000年.全县已有50个门诊部通过验收.领取了“动物门诊部合格证”铜牌。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至2004年.海安县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门诊部增至84个。  相似文献   
60.
试验采用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以300ppm混入饲料连续饲喂的方式,对105只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大白鼠,在不同感染期采用长短不同的给药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以甲苯咪唑(150ppm)与丙硫苯咪唑(150ppm)联合给药疗效最佳,其次为甲苯咪唑。较经济的给药时间为:感染期在40~90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343条/克,给药10天;感染期在90~165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15天,感染165天以上,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2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