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10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钾联用后对黑腐皮菌(Valsa mali)的抑制作用,采用比浊法分别测定了含不同浓度KH_2PO_4,KCl和K_2SO_4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OD600,评估钾对菌株LF17生长的影响;通过固体平板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与钾联用后对黑腐皮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加入KH_2PO_4和KCl后,菌株LF17活菌数呈上升趋势,其增幅范围分别为2.2×108~1.5×109,9.0×107~1.4×108 cfu/m L;加入K_2SO_4后,活菌数呈现降低趋势,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活菌数量降低了1.72×109 cfu/m L。KH_2PO_4和KCl质量浓度分别为15,2 mg/m L时,培养10 d后,对黑腐皮菌的抑菌率达最高,分别为96.33%和95.56%。研究发现,与联用KCl和K2SO4相比,联用KH_2PO_4后发酵液的活菌数显著增加,其抑菌率和抑菌稳定性显著提高,表现为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62.
本实验从山西农业大学果园中的梨树侧枝木质部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LP1,通过采用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拮抗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将LP1对9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活菌拮抗筛选,对8种病原菌的抑菌圈达到10 mm以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发酵液拮抗活性测定,其中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菌丝抑制率达到99.32%,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98.18%。通过对不同发酵时间菌液的吸光值(OD600)测定,结果表明,在24 h后,菌体的生长量达到最大值,菌液的吸光值达到1.649。  相似文献   
63.
番茄叶霉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抗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山西神池山区露地番茄植株上采集分离到番茄叶霉病菌30个菌株,经室内测定,对代森锰锌平均EC50值为9.0671μg/ml,MIC值为50μg/ml,以此作为敏感基线。山西省6个地区的保护地番茄叶霉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抗性频率是83.9%,晋南地区抗性频率最高为98.7%;辽宁沈阳、山东寿光、河北保定的抗性频率都超过了90%。所有抗性菌株中没有高抗菌株,低抗和中抗菌株所占比例较大,其抗性水平集中在50倍左右。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来自苹果树上的1株生防菌LF17对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发酵液对腐烂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形态学结合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LF17进行了鉴定,并通过滤纸法测定了发酵液对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利用涂抹发酵液的方法测定了发酵液对腐烂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菌株LF17发酵液对腐烂病菌的抑菌率为93.80%,与甲基硫菌灵(94.20%)抑菌率相当,显著高于嘧菌酯(42.60%)、辛菌胺(52.80%)和苯醚甲环唑(81.30%);离体枝条防治结果表明,发酵液水剂和膏剂对腐烂病的防效为78.59%~80.40%,与甲基硫菌灵(76.93%)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嘧菌酯(44.15%)、辛菌胺(68.25%)、苯醚甲环唑(74.45%)相比差异显著;田间试验表明,涂有发酵液的伤口愈合面积为9.37~9.79 cm~2,病疤复发率为3.82%~4.56%,与其他4种药剂相比差异显著。研究表明菌株LF17发酵液对腐烂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并显著降低腐烂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65.
山西麦长管蚜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点滴法于1991—1995年测定了山西主要麦区晋中、临汾、运城麦长管蚜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氧化乐果、乐果、马拉硫磷、辛硫磷、敌敌畏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晋中麦长管蚜已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产生了一定水平的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8.4和9.4倍。而对有机磷杀虫剂除临汾、晋中地区对氧化乐果和乐果产生了低水平抗药性外(抗性指数5—7倍),对其它杀虫剂尚未产生明显的抗性,但亦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测定了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并建立了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室内筛选获得了9株抗戊唑醇突变体,对其适合度进行了测定,为指导戊唑醇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提供理论依据。在山西省5个地市未使用过戊唑醇及同类药剂的果园中采集分离得到64株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其EC50值在0.768 7~2.673 8μg·mL~(-1)之间,平均值为1.622 4±0.558 2μg·mL~(-1),呈连续性单峰曲线,可作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戊唑醇的相对敏感基线。通过紫外线(UV)诱导获得低抗突变体6株,药剂驯化获得中抗突变体3株。2株中抗突变体抗药性可稳定遗传;低抗突变体在无药剂胁迫时,药剂敏感性上升。抗性突变体适合度测定结果显示,突变体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及分生孢子竞争力均低于敏感菌株。突变体在无药情况下致病力比敏感菌株弱。  相似文献   
67.
采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山西太原、太谷、大同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氰戊菊酯,太原和太谷地区,小菜蛾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72.4和55.8倍。对马拉硫磷和敌敌畏的抗性只有太原地区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其他地区抗性不明显。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68.
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分离获得的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热稳定性较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是稳定的,不发生分解或结构上的改变,但在紫外照射下不稳定,易于分解或改变化学结构,从而丧失生物活性。当pH为6时,抑制率最高;室温下放置2天后发酵液的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69.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芽孢杆菌LP-5、LB-2、YC-8、F-3、LP-1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比较了5种菌株对小菜蛾的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拒食作用。结果表明LP-5在处理48h后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和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高达91.30%和90.76%,具有较明显的拒食作用。同时,不同浓度的LP-5发酵液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制剂的杀虫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均对Bt具有增效作用,其中原液与Bt制剂的混合液的增效达44.78%。  相似文献   
70.
DS-1是从丹参叶片中筛选出的一株细菌,为研究其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本实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DS-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梨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8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DS-1对这8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梨黑斑病菌的抑菌率达到了90.57%;过滤处理的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3.87%,但经过高温处理的发酵液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