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10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内生细菌作为生物防治中的天然资源菌,本文概括总结了目前分离鉴定菌种常用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培养,定殖检测方法和菌种鉴定方法,以期为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番茄早疫病菌抗啶酰菌胺菌株的适合度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采用菌丝直径法和孢子萌发法探讨番茄早疫病菌抗啶酰菌胺菌株的适合度变化和生物学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可稳定遗传;与敏感菌株相比,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减慢,产孢量明显增多,病斑直径达8.5 mm以上,致病力显著增强,产毒量也有增加的趋势,但孢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啶酰菌胺对抗性菌株的防效显著下降为64.17%~33.49%;抗性菌株的最适p H范围变宽为5~9;中抗菌株的最适温度(25℃)、最佳碳源(淀粉和乳糖)和氮源(蛋白胨)没发生变化,但高抗和极高抗菌株的最适温度范围变宽为25~30℃,最适碳、氮源发生了变化。其中,高抗菌株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大豆粉;极高抗菌株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玉米粉和蛋白胨。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啶酰菌胺产生抗性后,较易存活而形成优势群体,因此需采取一定措施延缓抗性的发展、延长啶酰菌胺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23.
油菜内生细菌yc8诱导植物抗病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山西太谷、运城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得到40株植物内生细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其为环状芽孢杆菌(B circulans),对其生物学特性、生防作用、发酵条件、促生作用及诱导植物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液处理后,植物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提高了植物对病害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4.
番茄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诱导及突变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ina对嘧菌酯的抗性风险,试验以敏感菌株为材料,通过室内紫外诱导和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了3株番茄早疫病菌抗嘧菌酯突变体,并比较了抗、感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突变体EC50值均大于200μg.mL-1,达到高水平抗性,且突变体抗药性稳定,经无性繁殖10次,抗性不丧失。在无药情况下,敏感菌株致病力较强,叶片发病面积达到95%以上,而抗性菌株的发病面积仅为70%;在药剂存在的情况下,敏感菌株生长被抑制,而抗性菌株致病面积达80%以上。突变体在生长速率较敏感菌株有所下降,产孢量及分生孢子萌发率与敏感菌株没有显著差异。突变体粗毒素对番茄种子萌发抑制率高于敏感菌株。孢子的竞争能力明显弱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25.
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对番茄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植物内生放线菌对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以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测定其根、茎、叶中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用Lj20和St24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后,除SOD处理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外,CAT、PPO和POD酶的活性都有所增强,但酶活性随时间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中Lj20粗提物处理的番茄茎和叶中PPO的活性增加最明显,在测定时间内呈直线上升趋势。这表明Lj20和St24的代谢物不仅对病原菌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可通过提高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6.
梨树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为指示菌,从梨树木质部分离的8株内生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一株抑菌效果最佳的拮抗菌株LP5。为明确该菌株在发酵生产中的最佳营养组分及发酵条件,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因素下LP5菌株发酵液的OD600值及其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菌体生长及抗菌物质积累的营养条件是以含蔗糖1.5%,蛋白胨1.0%,酵母粉0.5%,NaCl 0.5%的液体培养液,最适发酵条件为30℃,pH 7.0,发酵培养48 h~72 h。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番茄早疫病菌抗、感嘧菌酯菌株的培养基营养条件、pH以及温度的改变,了解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抗、感菌株之间的营养利用情况不同,敏感亲本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而抗性菌株在葡萄糖和牛肉膏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对pH值的要求也略有差别:抗、感菌株均在pH值为6、7时生长较迅速,抗性突变体在pH值为7时生长最快而亲本菌株在pH值为6时生长最快。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基本相似:在4~30℃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20~25℃生长最快。其中在4~25℃之间菌丝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25~30℃之间则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在35℃几乎不生长,各温度下敏感亲本菌丝生长速度均比抗性突变体快。  相似文献   
128.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LP-5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P-5是一株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是抗菌蛋白.为明确该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采用盐酸沉淀、DEAE-52层析和Sephadex G-100层析进行纯化,测定了所得抗菌蛋白对热、蛋白酶、紫外辐射及酸、碱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纯化的抗菌蛋白分子量为20.3 kD,等电点为6.33.该蛋白对高温敏感,100℃处理30 min,抑菌活性仅为对照的18.4%;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稳定,酶处理后的抑菌活性分别为对照的92.5%和88.9%;对紫外辐射稳定,照射12 h后抑菌活性仍达对照的92.5%;对酸稳定、对碱敏感,pH 13处理后抑菌活性下降为原有活性的74.1%.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该蛋白对梨黑斑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造成孢子萌发端泡囊化、菌体破裂、原生质外渗.  相似文献   
129.
辣椒内生放线菌Lj20活性代谢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萃取、层析等方法对辣椒内生放线菌Lj20菌株的发酵液进行了初步分离,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Lj20菌株粗提物的抗茵谱测定试验表明:用石油醚萃取后的粗提液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率最高,达78.71%,故选择石油醚为Lj20菌株发酵液的最佳萃取剂;Lj20菌株粗提物对多种病原真菌都有抑菌活性,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97m9·L-1,且高于速克灵和百菌清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Lj20菌株粗提物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叶面喷施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拌土保护作用;100mg·L-1的Lj20粗提液叶面喷施24h后的保护效果最好,防效为97.32%;500mg·L-1的Lj20粗提液在多种作物上施用后都未见药害产生.通过硅胶柱层析和硅胶薄层层析得到了7种活性组分,其中3号组分的抑制率最高,为88.12%.  相似文献   
130.
为了选择可与盾壳霉相结合共同防治菌核病的有效化学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比较了9种常用杀菌剂对盾壳霉和核盘菌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盾壳霉对多菌灵、菌核净、腐霉利和百菌清高度敏感,平均EC50为0.11~3.04 mg.kg-1;对异菌脲、乙烯菌核利和乙霉威中度敏感,平均EC50为11.83~14.17 mg.kg-1;对代森锰锌和福美双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为49.88~53.39 mg.kg-1。核盘菌对多菌灵、菌核净、乙烯菌核利、福美双和腐霉利高度敏感,平均EC50为0.08~2.07 mg.kg-1;对乙霉威、异菌脲和百菌清中度敏感,平均EC50为6.66~15.33mg.kg-1;而对代森锰锌最不敏感,平均EC50为33.57 mg.kg-1。福美双和乙烯菌核利对盾壳霉和核盘菌的选择性指数较大,分别为32.28和12.71,比较适合与盾壳霉搭配共同控制菌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