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6篇
  48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褐色脂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与白色脂肪不同,其细胞富含线粒体,能够利用过剩的能量代谢底物进行产热,是幼龄哺乳动物非颤抖性产热的主要热量来源,在维持机体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产热过程由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1(UCP1)介导,机体所处环境以及对激素的响应都可以影响褐色脂肪的活性。受到刺激后,褐色脂肪细胞表面的肾上腺素受体得到激活,激发细胞内的级联反应,同时使产热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沉积。褐色脂肪已经成为治疗肥胖以及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鉴于褐色脂肪在脂肪沉积以及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关于畜禽褐色脂肪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者归纳了绵羊褐色脂肪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影响绵羊褐色脂肪活性的环境因素如冷刺激、营养限制、长期缺氧和饲喂添加剂,以及激素因子(催乳素及其受体、甲状腺激素、瘦素、生殖激素),以期为绵羊产热脂肪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为揭示偏肿革裥菌(Lenzites gibbosa)在分解木材过程中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s, GMCs)基因的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L. gibbosa分解木屑过程中0,3,5,7,11 d的菌丝体进行转录组测序,以Count值与校正后的FPKM值为表达量进行基因筛选。分析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及在eggNOG,COG,GO,KEGG,NR,SwissProt和Pfam等数据库中的功能注释结果,通过qPCR验证基因表达量。根据基因注释结果共筛选到23个GMCs基因,表达量变化表明其中有9个是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结果表明,L. gibbosa的GMCs至少有6种,分别为纤维二糖脱氢酶、葡萄糖氧化酶、吡喃糖脱氢酶、L-山梨糖1-脱氢酶、醇氧化酶、吡喃糖氧化酶,属于CAZy-AA3家族下的4个亚家族,在木材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它们主要参与能量转运和代谢有关的碳代谢、甲烷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GMCs与木质素降解过程中H2O2的形成有特定关系,可与FAD结合,将初级醇基氧化形成醛并释放H2...  相似文献   
43.
【目的】果蔬中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和诺如病毒(norovirus)常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紫外照射(UV-C)是灭活病原微生物的常用手段,但由于果蔬表面的特殊构造,UV-C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影响食品的颜色、质地和组织稳定性。葡萄柚精油(GEO)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且使用安全,但单独使用成本太高。试验旨在探究GEO协同UV-C作用对果蔬表面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为提升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特定浓度的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6.07×108 CFU/mL),鼠诺如病毒(MNV-1)(5.29×105 PFU/mL)和杜兰病毒(TV)(5.67×105 PFU/mL)在无菌环境下人工污染樱桃番茄、生菜和蓝莓表面,利用不同质量浓度GEO(1.0,4.0,8.0,16.0,32.0,64.0 mg/mL)和不同照射剂量UV-C(20,40,60,80,100,200 mJ/...  相似文献   
44.
2004年,受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委 托,我们进行了30%苯醚甲·丙环乳油防治杂 交晚稻中后期病害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 情况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5.
羊肠道蠕虫是指血矛线虫、胃线虫、鞭毛虫、毛圆线虫等主要寄居于动物胃、肠道内的游走性寄生虫,可引起羊贫血、苍白、消瘦、湿热下痢或腹泻、胃肠道卡他性炎症等病变,导致养羊经济效益下降,加强对该病对提高养羊经济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羊肠道蠕虫病的流行特点,分析了羊肠道蠕虫病的致病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羊肠道蠕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陈欣 《科技视界》2022,(1):151-152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才的缺口也在日益扩大,成了阻碍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大量学校开始实施校企合作,学校和电商企业签订合约,优势互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发展平台.校企合作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避免学生跟社...  相似文献   
47.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水产养殖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如稻田养鱼形成的稻鱼共生系统,在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陕西汉中、四川成都等地区就有记载,浙江南部的稻田养鱼具有1200年的历史。近10年来,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稻田水产养殖出现许多新的模式,稻-鱼、稻-蟹、稻-虾、稻-蛙、稻-鳅等共作或轮作模式。这些模式吸收新的种养技术和管理技术,形成了具有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特征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  相似文献   
48.
为了筛选适宜叶面喷施硒强化的理想品种,对63个近年来长江中下游主推小麦品种(系)进行叶面喷施硒酸钠,强化浓度为300 mg Se/L(Se300),利用离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仪测定了小麦籽粒中Se、Cu、Fe、Mn、Zn、K、Mg、K和S含量。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硒酸钠可以提高小麦籽粒中的硒含量,总硒含量平均值由对照组的2.13±0.73 mg/kg提高到9.13±3.86 mg/kg,但增幅因品种而异;籽粒中不同矿物质元素对叶面喷施硒酸钠的响应不同,硒降低了籽粒中Cu、Fe、K、Mg和S的含量,但提高了锌的含量,对Mn和Ca元素含量没有影响。综合比较显示江麦816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推广品种中硒强化潜力较大的品种(系)之一。  相似文献   
49.
免疫副反应在一定程度成为阻碍免疫工作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为减少免疫副反应带来的影响,应该通过规范免疫操作、做好疫苗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畜禽体质等措施来保障和实施。  相似文献   
50.
甘蓝根肿病的人工接种体系与抗源材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王超  张晓烜  王帅 《植物保护》2015,41(5):121-126
试验分别比较了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土壤pH条件下人工接种甘蓝根肿病后甘蓝的发病情况,筛选出一套甘蓝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与评价的最佳接种体系:最佳接种方法为菌土法;最佳孢子接种浓度为1.6×108个/g基质,最佳土壤pH为6.0。利用最佳人工接种体系,对东北农业大学甘蓝课题组提供的20份甘蓝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抗病(R)材料3份,中抗(MR)材料9份,感病(S)材料7份,高度感病(HS)材料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