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但是其形成的机理现在仍不十分明确.国内外学者根据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结果已经提出了多种杂种优势理论假说,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文中将主要从杂种优势的发现和研究,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上位性效应、甲基化作用、基因调控与杂种优势等方面介绍了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2.
硼钼肥浸种对鲜食大豆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06年在泰顺县司前镇台边村进行;供试土壤为泥砂田,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3.1%、全氮(N)0.151%、速效磷(P2O5)12.4 mg/kg、速效钾(K2O)148 mg/kg、pH 5.5、有效硼(B)0.14 mg/kg、有效钼(Mo)0.12 mg/kg;供试作物为大豆,品种为台75.  相似文献   
113.
114.
乌海市干旱特征与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乌海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根据乌海市1961-2010年的历史气象资料,探讨乌海市干旱的成因、乌海地区干旱指标和干旱等级的确定,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分析干旱的出现特点。  相似文献   
115.
在福建省沙县稻瘟病重发区,对1092份水稻材料进行连续3年的田间苗叶瘟和穗茎瘟的自然鉴定,供试材料中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材料分别为124、99、121、545、156和47份。利用14个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及3个源于抗病基因序列的显性标记,对其中130份抗性较好的材料进行了遗传背景分析,14个SSR标记引物共扩增到87个等位位点,每一标记的等位位点变幅为2~13个,平均为6.2个,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379~0.9,平均为0.695;不同抗性亲本材料出现抗性基因的标记为2~9个,其中与抗病基因Pi35、Pi-yt及Pi-ta相对应的标记RM1003、RM202和YL155/YL87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6.
分别以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中国春的基因组DNA作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去除2个基因组DNA之间的同源序列, 获得长穗偃麦草特异的DNA片段构建的单向抑制消减文库,并对随机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引物,获得36个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成功率高达69.2%。这些标记均能在具有长穗偃麦草E染色体的不同小麦背景和不同世代中稳定表现,可用于小麦背景中跟踪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或片段。  相似文献   
117.
 植物中核糖体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次缢痕的核仁组织区(NOR),NOR的数目与随体染色体数目相对应。以核糖体基因(45SrDNA)为探针,对明确的雌株和雄株银杏中期、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雌株有4个杂交点,雄株有3个杂交点,表明雌性银杏具有4条带随体的染色体,而雄性银杏具有3条带随体的染色体。进一步证明银杏的雌雄性别决定与随体染色体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118.
119.
对茨菇属的两个物种。即栽培茨菇和矮茨菇进行常规的核型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基本相同的核型2n=2x=22=2m+18st+2sm,其核型还具有相同非对称性程度,均属3B型,但核型间有部分染色体(Ⅰ、Ⅱ、Ⅷ等)在大小,形态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认为这两个物种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矮茨菇应起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单药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测定、联合药敏试验、Kirby-Baueer等,研究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TMS-TMPL-NE)对3种临床菌株的体外联合抑菌效应。结果表明,替米考星(TMS)和乳酸甲氧苄啶(TM-PL)联用时表现协同抑菌作用;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MIC分别是单用时的1/4和1/8倍,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MIC均是单用时的1/4倍,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MIC分别是单用1/4和1/16倍;二者联用对3种病原菌的部分抑菌质量浓度(FIC)指数均不大于0.5;TMS-TMPL-NE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TMS-TMPL-NE对3种病原菌的体外联合抑菌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