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4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长期施肥对黑土、棕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主岭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和中科院沈阳生态试验站棕壤长期试验为平台,对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黑土和棕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不同,大小依次为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肥>化肥>不施肥,其中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商。  相似文献   
132.
为了研究菊三七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菊三七茎叶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测定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2个组分,鉴定了其中16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784%。菊三七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64.454%)、匙叶桉油烯醇(7.144%)、石竹烯(6.284%)、2,6二甲基-6-(4-甲基-3-戊基)-双环[3.1.1]-2-庚烯(4.455%)。说明菊三七茎叶挥发油中石竹烯及其氧化物含量超过70%,可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3.
土壤磷酸酶活性对施肥-种植-耕作制度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沈菊培  陈利军 《土壤通报》2005,36(4):622-627
植物所需的磷素营养,主要来源于土壤内源、外源无机磷。而大量存在的有机磷类化合物在土壤磷酸酶的作用下催化水解为无机磷,不仅是土壤内源无机磷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磷素循环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土壤磷酸酶在土壤中主要以吸附态的形式存在,其活性受到施肥、种植和耕作制度的影响。本文对国内外不同施肥方式、种植及耕作制度下土壤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磷酸二酯酶、磷酸三酯酶、焦磷酸酶)活性响应进行综述,拟为不同农业管理制度下土壤磷酸酶活性的调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对国内外采用不同种类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对土壤中几种主要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土壤酶对施用有机肥料的响应,对施用有机肥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5.
1-羟甲基-3,5-二甲基吡唑(DMHMP)的硝化抑制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方法,以DCD为参比对象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1-羟甲基-3,5-二甲基吡唑(DMHMP)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MHMP同DCD一样对土壤硝化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可使土壤NH4+-N含量在整个培养期内显著高于不添加抑制剂的对照处理(P<0.01);(2)使土壤NO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1);(3)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土壤的pH下降幅度和速度均较对照处理有所降低.当添加DMHMP的量与DCD相等时,其硝化抑制作用不如DCD,而当其添加量为DCD的2倍时,其硝化抑制效果明显优于DCD.在培养的第7天至第21天之间,DMHMP具有最优的硝化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6.
介绍了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VB6.0为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的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通讯和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思路.该系统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实现了温湿度的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等目的.系统现已投入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138.
信阳茶区害虫调查(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8年,采用踏查和定点调查方法,对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新县、光山县、固始县、商城县等地茶区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600多个带回实验室整理,依据相关资料并请相关专家鉴定。经调查分析可知,信阳茶区害虫分属鳞翅目Lepidoptera、同翅目Hom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半翅目Hemiptera、等翅目Iso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和螨类Acalodes,共计35科70种。其中,以鳞翅目种类最多,包括12科30种;同翅目次之,包括8科17种;鞘翅目居其后,包括4科9种;以等翅目和缨翅目害虫种类最少,分别有蓟马科的茶黄蓟马1种和黑翅白蚁1种。另外,还有螨类,包括3科4种。绝大部分种类在各茶园均有分布,其中,危害较重的害虫依次为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刺蛾、茶蓑蛾、茶小卷叶蛾、绿鳞象甲、柑桔灰象甲、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11种。应对信阳茶区主要害虫的种类进行全面系统调查,摸清其发生规律,分别制定防治的技术要点,建立信阳茶区有害生物无公害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9.
新鲜土荆芥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新鲜土荆芥挥发油,测定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鲜土荆芥挥发油对所试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均具极强的熏蒸抑制作用,EC50 在17.3~33.3 μL/L之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从新鲜土荆芥挥发油中共分离到14个组分.  相似文献   
140.
为了研究补骨脂的脂肪酸组成,以石油醚为抽提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补骨脂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补骨脂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21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3种;补骨脂中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是亚油酸(45.684%)、油酸(18.733%)、软脂酸(17.487%)和硬脂酸(8.463%),占脂肪酸总量的94.903%.可见,亚油酸、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是补骨脂脂肪酸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