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6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易志良  贺宇  陈倩 《中国林业》2009,(13):32-32
攸县位于湘东南部,属于半山区、半丘岗地区,攸县的优势在山,经济发展潜力在山,全县森林资源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展。森林资源是攸县的主要可再生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培育经营森林资源,已成为攸县林业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2.
为更好的掌握和保护贵州特有及珍稀植物资源,作者调查了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特有植物7种,分别为二色小檗(Berberis bicolor H. Léveillé)、毕节小檗(B. guizhouensis T. S. Ying)、平坝小檗(B. pingbaensis M. T. An)、永思小檗(B. tsienii T. S. Ying)、威宁小檗(B. weiningensis T. S. Ying)、梵净小檗(B. xanthoclada C. K. Schneider)和紫云小檗(B. ziyunensis Hsiao & Z. Y. Li),以及珍稀濒危植物1种,即二色小檗,该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建议优先保护;同时将粉叶小檗(B. pruinosa Franchet)和贵州小檗(B. cavaleriei H. Léveillé)移出贵州特有植物行列。文章描述了贵州小檗属特有和珍稀植物的保护价值及其分布产地,并整理出贵州省小檗科小檗属植物新名录(共44种1变种),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海带岩藻黄素对小鼠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组织及线粒体中丙二醛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的肿胀程度,从而考察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岩藻黄素对小鼠脂质体系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岩藻黄素能在自发和诱导条件下抑制肝匀浆液及线粒体中丙二醛的产生,降低红细胞的溶血程度,并能减轻肝线粒体的肿胀程度,且其抑制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这说明海带岩藻黄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4.
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研究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组成和模式,提出了技术路线,并结合黄土岗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设计进行系统论证,验证了雨水集蓄利用新思路:在保证生活用水的前提下,进行水景观建设,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致病性及其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浸胚根法和浸根法对京欣一号西瓜种壳分离得到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接种后发病幼苗上分离得到的分离物与最初接种所用的镰刀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等性状基本相同,采用相同的引物对r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说明这二者为同一种菌,从而证明西瓜种子上所携带的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在国内首次报道了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和粗毒素提取物处理西瓜种子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其中发芽势下降了16.7%~29.0%,发芽率下降了14.4%~22.3%,发芽指数下降了19.1%~37.1%,说明培养滤液和粗毒素提取物可影响西瓜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26.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糖蛋白编码基因的主要免疫原性决定区域,本研究对SVCV的糖蛋白基因进行截短表达,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了兔抗血清以分析其免疫原性。通过SOSUI以及DNAStar 6.0软件对SVCV糖蛋白基因的跨膜区、亲水性以及抗原表位进行分析后,采用RT-PCR对该基因主要抗原决定区域编码片段进行扩增,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Gtr,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后获得截短的SVCV糖蛋白的重组蛋白。将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复性后,作为免疫原制备兔抗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效价,采用免疫印迹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该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结果显示,截短表达的糖蛋白编码基因长1317 bp,编码439个氨基酸(29~467),推测分子量为49.6 k D。利用该重组蛋白制备的兔抗血清,其与重组蛋白的反应效价为1∶64000,。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该兔抗血清与SVCV-HN株能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与天然的病毒表面糖蛋白的免疫原性无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截短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可应用于免疫诊断技术研发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27.
阎子盟  陈倩  张玉娟  潘利  黄顶  王堃 《草地学报》2016,24(1):178-183
为研究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补播不同品种豆科牧草早期建植情况,试验选择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6种豆科牧草在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进行补播,对补播牧草当年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出苗率及存活率最高,分别为60%和92%。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幼苗株高最高,分别为13.34和13.74cm;二者平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分别为0.160cm·d-1和0.179cm·d-1;达乌里胡枝子出苗率和存活率最低,分别为6.67%和0%。天然割草地补播豆科牧草,其中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早期建植能力最强,其次是小叶锦鸡儿,达乌里胡枝子早期建植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28.
以 1 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盆栽土壤中沸石施用量对幼苗生长及15N–尿素利用、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的株高、总鲜样质量及对15N–尿素的利用率在生长前期均以低用量沸石处理(沸石 0.6 和 1.2 g ·kg-1)最高,但随着生长期的推移,随沸石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到生长后期植株的株高、总鲜样质量和15N 利用率均以最高用量处理(沸石 2.4 g ·kg-1)最高,分别为 29.78 cm、29.64 g 和 17.91%,显著高于对照(23.28 cm、22.52 g 和 8.81%),但 4 个沸石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整个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 量对该部分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高于地下部。在生长前期地上部和地下部的 Ndff 同样以低用量沸石处理(沸石 0.6 和 1.2 g ·kg-1)最高,而到生长后期二者均以沸石 2.4 g ·kg-1处理最高,分别为 19.04%和 8.34%,显著高于对照(16.27%和 5.83%)。施用沸石可以减少土壤氮素的损失,并且沸石用量越高效果越显著。施用沸石后显著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及对15N 的吸收利用,降低了土壤氮素的损失,以沸石 2.4 g ·kg-1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9.
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在许多水稻种植区引起严重的减产,水稻条纹病毒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以持久增殖型传播,并可以经卵传播方式以较高的比例传给子代灰飞虱。为研究水稻条纹病毒的经卵传播特性及其侵染介体昆虫卵巢的过程,分别利用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虫体各个器官以及卵巢的带毒率,结果表明,饲毒后尽管灰飞虱的带毒率有28.6%,但是仅有5.3%的卵巢被病毒侵染。同时在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饲毒后不同时间灰飞虱卵巢中的RSV进行定位,发现RSV首先在卵巢管柄位置出现,随后侵染滤室细胞及生殖区,最后转移到胚盘细胞。结果认为,病毒可能是在滤泡细胞以及生殖区向正在发育的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时,伴随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卵母细胞。且生殖区的卵原细胞可发育成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我们推测,尽管RSV可伴随营养输送进入卵母细胞,但是最初带毒卵母细胞的病毒可能来源于位于卵巢生殖区的病毒。研究结果提示,RSV可能通过营养输送途径运送至卵母细胞,并最终侵染卵的胚盘细胞  相似文献   
30.
一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固氮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CC(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是近年来发现的许多植物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 PGPB)共有的一个特征性酶,很多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能够增强植物抗逆性,缓解干旱、淹水、盐碱、高温、病虫害等对植物的危害。因此,ACC脱氨酶阳性细菌的筛选和研究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量样品中分离、筛选到1株ACC脱氨酶阳性固氮菌,编号为7037,该菌株ACC脱氨酶活性为-丁酮酸2.530 mol /(hmg),protein,固氮酶活性为C2H410.068 nmol /(hmg), protein;具有较为广泛的碳源利用能力和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被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的一个种。盆栽试验显示,小白菜接种7037菌株比对照组鲜重增加了139%,差异极显著。该菌株可望进一步研究开发成为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