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366篇
农学   172篇
基础科学   206篇
  168篇
综合类   1279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684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调整土壤pH值,以打孔开穴方法立体施入农药、生物菌剂以及配方元素肥、微量肥,并在关键时机节点上进行控防结合,即农药加微量肥喷洒树体与土壤,药、肥、菌、水相互作用,既防治了花椒病虫害,又使花椒穗型增大,千粒质量增加,便于采摘。  相似文献   
13.
新生犊牛杂交热病(暂取名),是指杂交犊牛出生不久,突然发生以高热、呼吸粗喘为特征的疾病。笔者近几年来,收治了14头新生犊牛杂交热病,治愈6例,死亡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白花2号扁豆(梅豆)于2000年初引入我县,3月中旬营养钵育苗;4月中旬移栽大田,6月上旬第1次采摘上市,以后每隔10d左右收摘1次,截止9月28日(以后留作种用),产鲜扁豆角2 210kg/667m2.通过试种,该品种表现耐高温性极强,三伏天仍可正常生长采收,比常规农家品种提早上市10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苹果圆斑根腐病的发生防治闫国利(遵化市林业局064200)苹果圆斑根腐病是我省苹果产区的重要根病,特别是老果园树势较弱的树发生更为严重。由于病部埋藏在地下,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大量树体死亡。1发生规律病原菌主要有尖孢镰刀菌、茄属镰刀菌、弯角镰刀菌。这几...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了杜仲在砂姜黑土条件下,高密度集约栽培人工矮林的生长规律,并建立了杜仲幼林的各种生长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杜仲树高和胸径生长符合一元幂曲线方程,杜仲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符合三次或四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各模型的参数均与树龄相关。  相似文献   
17.
长白杂交母猪,2岁.2002年4月5日就诊.畜主诉:该猪于3月26日顺产11头仔猪.产后第三天,不好吃食,努责,尿不出来.经某兽医诊治说是膀胱炎,用呋喃坦啶和抗菌消炎药并行导尿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19.
20.
由于水稻大面积的开发,单缸柴油机在各个农场应用较普遍.在使用中由于管理和保养不当,经常会出现功率不足、转动无力现象,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