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和适合度不同会影响对害虫的控制效果。为评价不同种类寄生蜂对棕榈食叶害虫控害效能,通过强迫寄生实验和寄主选择实验研究2种啮小蜂[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和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对棕榈植物上3种主要食叶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和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的寄主适合度和选择趋性。啮小蜂强迫寄生实验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椰心叶甲寄生率(76.67%)显著高于其在水椰八角铁甲(63.33%)及椰子织蛾(0.00%)上的寄生率,周氏啮小蜂(北京、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寄生率(56.67%、63.33%)显著高于其在椰心叶甲(23.33%、15.44%)及水椰八角铁甲(0.00%、0.00%)上的寄生率,它们的出蜂量、性比、寿命等也有显著不同。选择寄生实验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更偏向于寄生椰心叶甲(选择频率73%),周氏啮小蜂更喜欢寄生椰子织蛾(选择频率95%)。实验结果表明生产中释放周氏啮小蜂能控制椰子织蛾,也可能兼治椰心叶甲,但不能控制水椰八角铁甲;释放椰心叶甲啮小蜂能有效控制椰心叶甲和水椰八角铁甲,但不能控制椰子织蛾。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不同地区野生桃儿七3种有效成分的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合开发利用的野生桃儿七品种。【方法】通过HPLC法、分光光度法分别对鬼臼毒素、粗多糖、总黄酮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甘肃采集的野生桃儿七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50%,西藏加查县采集的野生桃儿七的鬼臼毒素含量最高,为36.02 g/kg,四川采集的野生桃儿七的粗多糖含量最高,为15.83 g/100g。【结论】西藏加查县采集的野生桃儿七的鬼臼毒素含量最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3.
氮素是保证水稻(Oryza sative L.)产量的关键,同时也会影响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施氮水平对江汉平原地区稻田甲烷(CH4)、氧化亚氮(N_2O)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低碳高产氮肥管理措施。以单季稻"丰两优香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水平(T0:对照,0 kg N/hm2;T1:90 kg N/hm2;T2:150 kg N/hm2;T3:210 kg N/hm~2),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稻田CH4和N_2O排放通量进行连续监测,测定水稻产量及CH4和N_2O季节排放特征,分析综合温室效应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CH4和N_2O排放通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T2处理的CH4季节累积排放量为302.5 kg/hm2,显著大于T0、T1和T3处理,与T0相比增加CH4排放106.7%,T3处理稻田CH4季节累积排放量为160.5 kg/hm2,比T2、T1水平处理低。不同施氮处理生长季N_2O累积排放量在0.465~0.631 kg/hm2之间,T3、T2、T1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大于T0处理,但T3、T2、T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随着氮素水平增加而增加,100年尺度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T3处理最小为0.39,T2处理最大为0.79,二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210 kg N/hm2可推荐为江汉平原地区水稻低碳高产的适宜氮素投入量。  相似文献   
24.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含量石油污染条件下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和渗透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低含量的石油污染物对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显著,当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含量超过30g/kg以后,土壤容重随含油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当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含量超过50g/kg以后,土壤孔隙度随含油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石油污染物能显著降低土壤的渗透性能和含水率,随着石油污染物数量的增加,土壤渗透系数达到稳定的时间也随之延长。  相似文献   
25.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实践、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基础实践能力实践、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  相似文献   
26.
超级杂交稻两优1128在辰溪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德宠  包昌云  金涛 《农技服务》2011,28(2):135-136
两优1128(P8SS×R1128)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发的超级稻两系新组合,2009年在辰溪县潭湾镇桥湾村试种1333.3 m~2,平均单产13072.5 kg/hm~2,2010年在辰溪县推广8hm~2,平均单产11250 kg/hm~2,高产丘块达13650kg/hm~2。该组合适应低海拔,温光充足,水源方便的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栽培中注意重施有机肥,控氮增钾,防治黑条矮缩病、叶鞘腐败病的发生,穗期喷施谷粒饱。  相似文献   
27.
银胶菊的花对小麦的化感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银胶菊的花水浸提液对小麦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以明确其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结果显示,花水浸提液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抑制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加强;随着花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磷(P)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氮(N)含量呈现先降低后趋于正常的变化趋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没有显著变化,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表明银胶菊的花水浸提液抑制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提高了小麦叶片的MDA含量,并降低了小麦叶片SOD、POD和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28.
采用培养皿法和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新型除草剂唑嘧氯草胺(暂定名,代号:ZJ-2725)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同时添加20mg/L浓度的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能完全恢复唑嘧氯草胺对苘麻芽的生长抑制作用,而添加相同浓度的单一支链氨基酸只能部分消除其抑制作用。离体条件下,随着唑嘧氯草胺浓度的增大,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的抑制率增加,ALS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两者之间符合Michaelis-Meten方程;活体条件下,唑嘧氯草胺对苘麻的ALS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ALS活性明显下降。表明唑嘧氯草胺在植物体内抑制了3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进而导致植物蛋白质合成受阻而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ALS即为唑嘧氯草胺的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29.
我国粮食台阶增长的构成因素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49-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刚好实现5个亿t台阶的跨越。本文基于粮食产量计算公式,厘出5个产量构成因素,并运用因素分解法,评估各自对亿t增产台阶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亿t台阶期中,作物单产提升始终是最主要贡献因素,以1978年为界,其对总产的贡献总体呈先增后减态势;复种指数、粮食作物品种结构以正贡献为主,至新近台阶期,两者贡献程度均明显放大,其中复种贡献量已接近于作物单产的贡献量。粮作比调整始终是最主要减产因素,耕地面积也以负贡献为主,尤其1978年后,两者负影响均较前期有明显放大,至新近台阶期达最高。结合我国粮食增产台阶的因子演变过程,探讨了未来粮食增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除草剂是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工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我国除草剂面临的挑战及草甘膦复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相关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