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大众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传播对农业政策执行和农业科技推广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媒介或渠道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的效果及农民受众的接受心理效果层面(认知、情感、意愿等)分析了媒体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受体对农业政策类信息的关注程度、知晓度和理解度普遍较低;对农业政策的赞同度、支持度和信奉度较高;不同收入地区的不同类型农户对农业政策信息和科技信息的关注程度有较大差异;不同媒体或渠道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的效果有较大差异;农户更愿意通过印发的相关政策资料和组织培训的形式获得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信息传播的及时和强化程度如何影响农业政策的执行和农业新技术的转化等.并针对其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阐述了农业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性质,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自主创新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对农业科研机构强行转变为企业等作法的弊端与教训,提出了恢复农业科研机构公益类性质、建设创新体系、增加创新人员编制、凝聚和培养人才、加大财政投入、长期稳定支持、转变投入方式、改善创新外部环境等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3.
简要阐述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要求,提出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目标、任务和优先领域,重点对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生产、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制、农业环境控制与修复、特色农业生产、工厂化农业、现代设施与装备、农业信息与市场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质量与标准、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工业原料生产、农村新能源与社区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与新材料等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免耕夏玉米田杂草防治关键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草防治关键期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关键内容。2010年和2011年通过玉米不同时期共生杂草和免除杂草的田间小区试验,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免耕夏玉米田的杂草消长动态与杂草防治关键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杂草以牛筋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相对多度94.93%以上。玉米播种后21 d时田间杂草密度最大,之后杂草密度开始不断降低。玉米播种后相对时期0~20.41%内萌发的杂草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最大;玉米播种后相对时期19.09%~42.73%内玉米与杂草的竞争强度最高,是需要对田间杂草严格控制的时期。对玉米共生杂草或免除杂草的相对时期与玉米相对产量的关系进行拟合,玉米与杂草共生的相对时期与玉米相对产量的关系(杂草防治关键期的始期)符合改进的Logistic模型,玉米苗后免除杂草的相对时期(杂草防治关键期的终期)与玉米相对产量的关系符合Gompertz模型。当杂草对玉米产量造成可接受的产量损失率为3%时,免耕夏玉米田的杂草防治关键期开始于玉米相对时期的14.15%,结束于56.62%。  相似文献   
35.
科学普及工作是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普作品奖是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举例分析了13种涉农科普奖的奖励范围、申报条件、评审要求和评审标准。对科普作品奖的评审范围和奖励范围以及不得申报的作品范围进行了归纳。科普成果报奖前要做好6项工作:选准时期、适时申报,参照标准、衡量自身,因地制宜、选准奖种,梳理成果、准备素材,开展评价、同行支招,积极沟通、争取支持。申报科普作品奖必须符合6个条件:舆论导向正确、科普创新突出、作品质量优良、创作难度较大、社会效益显著、引领作用明显。科普作品奖的评审标准一般有5个方面:科普作品的创新性、创作与编辑难度、科普作品的社会效益性、科普作品的普及程度、科普作品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6.
基于科技部推出的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的新型评价方式,以中国农学会为例,分析中国农学会开展成果评价的优势、承接评价职能的依据、成果评价的基本情况,论述中国农学会成果评价的做法与经验、成果评价的积极作用和社会影响,以期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科研工作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
农业科技评价及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全乐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77-283
农业科技评价是指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评价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发展领域、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进行专业化咨询与评判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减少农业科技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重点、有效率地分配农业科技资源,改善和提高农业科技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程序及评价结果,接受各方监督,创造民主、公平、竞争的农业科研环境。农业科技评价具有9项功能,需要遵循8项标准。当前农业科技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大多只注重一头一尾,而缺乏对科技活动本身的过程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第三方评价制度亟待建立;定位不够明确;评价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误区。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落实科技评价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培育农业科技评价人力资源;加强对符合农业科研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评价工作要抓全程;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激励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38.
植物检疫是一项依法防止危害植物危险性病虫草害传播蔓延的行政执法工作。这里所说的“依法”中的“法”,具有广泛的含义,是一种广义的法律定义,除了我们熟知的《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条例》和这两个条例的实施细则以及依《植物检疫条例》为据制订的“五部一局通知”、《产地检疫规程》,各  相似文献   
39.
为了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于1990年8月20~30日在浙江农业大学农业部全国植物检疫干部培训中心举办了建国以来首届全国植物检疫法制培训班。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多名植检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的同志全面系统地讲授了《行政诉讼法》,农业部全国  相似文献   
40.
随着城市向农村的进一步开放和农村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经济交往枢纽的农贸市场,已变得日益活跃,各地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正源源不断地涌向这里。农贸市场在成为城、乡经济交流中心的同时,也正在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