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赵慧颖 《草业科学》2007,24(6):9-13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速度加快,沙漠化面积1999年比1994年增加35.2%, 2004年比1999年增加32.3%,比1994年增加56.1%;呼伦贝尔草原以每年1.35%的速率退化.气候干旱和人为因素是其两大成因.提出了治理对策主要是人工增雨增加干旱区降雨量和科学引种草树改善生态环境,遏制草原沙化退化.  相似文献   
52.
为达到用前期气候因子变化来评估土壤水分变化的目的,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利用不同土壤类型的3个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88-2006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选取前一旬气温、降水、蒸发量和土壤水分4个因子,建立了呼伦贝尔市5月上旬-8月下旬0~40cm土壤水分144个动态预测模型,68.8%的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相对误差小于±10%的为77.8%,小于±15%的为84.3%;利用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可用于预测呼伦贝尔市植物生长季各旬0~40 cm各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3.
摘要:本项目收集整理全区118个气象台站的气象和生态监测信息数据,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了干旱气象服务历史数据库。开发完成对全区各地气象台站网络传递的逐日(逐旬、月)气象、生态、灾情监测实时信息自动化采集整理、数据解译、数据追加入库的应用功能程序模块,实现了及时补充和调用实时数据的业务化应用目的。为干旱分析服务提供了日滚动的干旱程度评估和预警的干旱等级指标,包括等级划分、受旱症状描述,建立了干旱评估、预警模型。实现了逐日滚动开展干旱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工作。系统各模块应用功能强、业务化程度高、操作简捷。使得全区一大批从事干旱气象服务人员的技术数据分析应用和服务产品制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在防旱抗旱工作中收到了明显的业务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决天然草场长期超载放牧和气候生态条件变化所导致的草场退化、畜种适应性差以及畜产品和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我们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气候生态类型,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线性规划方法为技术支持,对呼伦贝尔市牧业畜种结构和草场建设及其开发利用提出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5.
农事活动天气预报是农用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研究重点对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中耕和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水分、降雨量、温度是影响春玉米中耕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风力、降雨量、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各因子的适宜指标,利用分段线性函数建立各因子的气象适宜度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系数,进而获得了中耕和药(肥)喷施的综合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其气象适宜度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根据短期的气象因子预报值,可以开展春玉米中耕和药(肥)喷施的气象适宜度等级评价预报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56.
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区大豆播种期生产布局的需要,利用高寒区140个气象站点1971—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1971—2015年逐日平均0~5 cm土层地温资料,对气温稳定通过8℃初日、0~5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9℃、10℃初日、≥10℃活动积温的变化进行分析,选取适宜高寒区大豆播种期的气象指标,并进行高寒区大豆播种期的空间优化。结果表明:近48年高寒区气温稳定通过8℃初日呈明显提前趋势;1971—2015年0~5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9℃、10℃初日提前,东四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和赤峰)提前幅度最大,辽宁最小,空间上表现为初日由南向北递推,辽宁普遍最早,吉林和东四盟南部次之,黑龙江和东四盟中北部普遍较晚;0~5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9℃可作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大豆播种期气象指标,0~5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0℃适合东四盟作为大豆播种期气象指标。综合大豆气象指标和品种熟性的高寒区播种期空间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及大豆生产布局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农业气象试验站产量资料和发育期资料,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根据历史相邻两年关键气象因子变化引起大豆产量的丰欠指数,建立动态产量预报模型,并在已建立预报模型的基础上,以Visual Basic 6.0为计算机语言开发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动态预报系统。结果表明:经2011-2013年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检验,5个代表站81%的大豆预报结果丰欠趋势与实际趋势表现一致,单产预报准确率总体较好,越接近大豆成熟,预报准确率越高;经2016年业务运行,预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对黑龙江省主产区大豆产量的动态预报。  相似文献   
58.
三月,正值惊蛰、春分,内蒙地区平均气温接近O°C。一、花卉繁殖 1.扦:大叶黄杨、含笑、紫薇、迎春、四季海棠、凌霄、络石等。 2.分株:人蕉、春兰、茉莉、朱顶红、万年青、吉祥草、大丽花、吊兰、麦冬、夹竹桃、金银花、桔梗、马蹄莲等。  相似文献   
59.
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险辨识,结论是:空气湿度是火险天气中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为-0.81,表明湿度愈大火灾发生次数愈少,空气湿度小于60%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当相对湿度在35% ̄50%之间时火灾发生次数较多。气温与森林火灾相关系数仅为0.36,当最高温度在-10 ̄10℃时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相关系数高达0.92。发生火灾时,当风速大于2.5m/s时,火灾蔓延开始加大。雷击火发生和蔓延的气候指标是平均气温为14 ̄20℃,降水量小于7mm,14时相对湿度15% ̄38%,雷暴日数多于4天,平均风速2.5 ̄5.5m/s,14时风速大于3m/s。本着适用及着眼于近期与长远计划相结合的原则,选用了春季小于10mm降水日数、春季平均气温、地理因子、受灾面积、雷击火次数等7个因子进行了聚类分型,将火灾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60.
气候变化对典型草原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典型草原区45a的气候和牧草产量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典型草原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45a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6℃,最近20a上升了0.7℃,年降水量变化总体上呈减少态势,45a中年降水量下降了27mm,最近20a下降了40mm;降水量小是限制该地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主导因素,由此造成45a间牧草气候生产力平均下降率为200.2kghm^-2a^-1,该区气候资源利用率也比较低,最近14a的平均值仅为37.3%,尚有60%的潜力可以开发;用气温、降水量与牧草气候生产力建立的气候评估模式通过了0.01信度检验,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4.7%,温度与降水对其综合影响为:温度每降低1℃,降水增加1mm时,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分别增加47.9kghm^-2a^-1和12.1kghm^-2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