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宁夏地区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婧  胡嘉婧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70-370
宁夏地区农村环境极易受到破环,而且多数地区一旦遭受污染、破坏,很难治理,恢复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对宁夏地区农村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宁夏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着污灌导致土壤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及农膜使用造成污染、秸秆及利用率低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应地提出诸如加强对农用水源和污水灌区的管理及农用化肥,农药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全过程的管理;继续开展多途径的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农业模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农村环保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以促进宁夏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2.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优质葡萄和葡萄酒产区,其土壤养分状况关系着葡萄品质的提升,更关系着整个区域葡萄酒品牌的发展。为了解荒漠草原开垦为葡萄地,土壤养分受农业管理措施干预后随种植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原生荒漠草原为对照,选取种植1、7、20年的葡萄样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不同深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荒漠草原开垦为葡萄地后,除全钾外,其他养分指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表明土壤种植年限的增加及葡萄地管理措施有利于土壤总体养分的积累,种植20年的葡萄土壤较荒漠草原全氮、全磷、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分别提高了0.24、1.31、0.21、1.43、24.93倍。荒漠草原开垦初期,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发生改变,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逐步稳定,各种植年限受到牛粪施入的影响,土壤养分在30~40 cm深度波动变化。就土壤养分因子间的相关性而言,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95;各养分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土壤养分因子间关系密切,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可以用其综合反应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3.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不同耕种年限的设施蔬菜中的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天菜地,随耕种年限增长呈上升趋势;但6~9年棚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碱解氮含量高于露天菜地,随棚龄增加,3~6年棚碱解氮含量增加,6~9年则无明显相关性;有效磷含量大于露天菜地,与棚龄无确定关系;有效钾含量大于露天菜地,3~6年棚随种植年限增加有效钾含量无确定关系,6~9年则有下降趋势;全氮含量高于露天菜地,3~6年棚全氮含量增加,6~9年棚全氮含量则无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   
24.
土壤中游离碳酸钙对土壤pH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碳酸钙是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密切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的环境学效应,但是将游离碳酸钙作为土壤重要组成物质而探讨其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研究探讨碳酸钙与土壤pH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碳酸钙含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游离碳酸钙对土壤生物学性质及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验室模拟培养及分析测试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H随游离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趋近于达到该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值(pH=8.19),但并非呈直线相关,而是呈非线性相关关系.中性磷酸酶活性和转化酶随碳酸钙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0.402个活性单位和3.16个活性单位.碳酸钙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非线性相关关系.碳酸钙对土壤中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产生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脲酶活性呈现低含量促进而高含量抑制的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产生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