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为了解并有效保护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大型地衣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从物种多样性、科属种类数量统计、区系成分等方面对保护区大型地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截至目前该保护区共有大型地衣6目12科29属78种。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地卷目地衣占优势,共计9科25属71种,分别占该地区大型区系科属种总数的75%、86.2%和91%。优势科为梅衣科、蜈蚣衣科、地卷科、石蕊科、胶衣科和树花衣科,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82.1%。优势属为地卷属、石蕊属、黑蜈蚣衣属、树花属、胶衣属和黄梅属,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48.7%。保护区内大型地衣区系成分共分9种: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区系中环北极和温带成分占优势,有少量的泛热带成分,区系具有复杂性和古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32.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衣物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该保护区地衣植被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120种、11个变种和4个变型,分别隶属于23科49属。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地理成分有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两极—西太平洋成分、温带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两极分布成分、东欧—北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11种,其中环北极成分占优势。垂直分布地带有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亚高山与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及高山垫状植被地衣带等6个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33.
一、试验目的 2010年参照本地习惯施肥用量,设计常规施肥、配方肥和不施肥(空白)对比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常规施肥和配方肥在滴灌棉田上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4.
绵羊棉酚中毒的病理生态学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饲喂棉酚对绵羊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华菱屠宰场周围长期饲喂棉籽饼的绵羊为研究对象,观察内脏的病变及华菱屠宰场采集的肝脏、肺脏等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组织病变观察。结果表明:绵羊颈部和胸腹部皮下组织有明显的浆液侵润,皮下脂肪轻度黄染,肝脏暗红色体积增大,质地变硬,屠宰流水线取出肝脏中静脉周围肝细胞坏死,肝组织中有许多空泡和泡沫状间隙,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心肌纤维发生脂肪变性等检测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35.
柯尔克孜民族养马历史悠久,马品种资源丰富,但由于马役用淘汰加剧,柯尔克孜马产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克州养马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产业特点鲜明、优势明显,只要政府重视、社会参与,柯尔克孜马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2010-2013年内新疆巴州自治区牲畜之间布鲁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情况,旨在为巴州地区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现代社会,网络给人们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人们办公、学习创造了便捷的条件。可以这样说,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应用。为此,本文结合网络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了网络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致力于为互联网有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8.
紫甘蓝耐寒性好、结球紧实、色泽艳丽、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适合我区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每667米^2产量2500~3000千克。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产自新疆的薄罗藓科5属8种的分类学研究,包括多毛藓属Lescuraea Bruch & Schimp. in B.S.G. 的弯叶多毛藓L. incurvata (Hedw.) Lawton,密根多毛藓 L. radicosa (Mitt.) Moeck.,石生多毛藓L. saxicola (Schimp. in B.S.G.) Mol. in Lor.;薄罗藓属Leskea Hedw. 的薄罗藓L. polycarpa Hedw. ;细罗藓属Leskeella (Brid.) Loeske 的细罗藓L. nervosa (Brid.)Loeske ;细枝藓属Lindbergia (C. Müll) Broth. 的中华细枝藓L. sinensis (C. Müll) Broth. ,以及假细罗藓属 Pseudoleskeella Kindb. 的假细罗藓P. catenulata (Brid. ex Schrad.) Kindb.和瓦叶假细罗藓P. tectorum (Brid. )Kindb.。其中,薄罗藓属Leskea Hedw.为新疆新记录属;薄罗藓Leskea polycarpa Hedw. 和密根多毛藓Lescuraea radicosa (Mitt.) Moeck. 是新疆新记录种。根据标本形态特征,编制了新疆薄罗藓科植物分属、分种检索表,简要讨论了其生境和地理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0.
和硕县地处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森林植被少,风沙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属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之一。在造林绿化中,林果业面积发展较快,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大规模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1988年自治区把和硕县定为万亩苹果商品生产基地,从1988年开始建设到1998年完成。1992年县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林果业生产,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决定在原万亩苹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再增~J11667公顷,定为“8224”园艺工程,即用8年时间定值1333公顷经济林,产果品2万吨,产值4000万,截止2002年,和硕县经济林面积达2580公顷,结果面积1000公顷,盛果期面600公顷,年产各类果品量2.5吨,产值5000万元。和硕县具有水、土光、热等适宜发展多种林果业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品种、技术、投入、发展方向等原因,尚有品种差、产量低的果园面积400公顷,要提高林果效益,今后应调整林果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