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回顾了新疆棉花种子企业“十三五”的发展成就,分析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新疆棉花种子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重点任务、规划发展布局,为新疆棉花种子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2.
北疆陆地棉育成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北疆38个自育审定品种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北疆棉花品种选择技术路线、方向及特点,以减少育种者在选育过程中的盲目性、重复性,对于提高育种选育效率,促进新疆棉花资源创新利用,选育适合生产过硬的棉花新品种和丰富新疆棉花育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后发现:(1)13个表型性状中果枝台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达到了2.077739,其次为马克隆值、籽指和单铃重,伸长率最低。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的是伸长率,仅为0.867286。(2)随着育种年代的推移,北疆棉花自育品种在表型性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自育品种生育期整体逐渐变短,果枝台数总体逐渐增加,子叶节高和株高性状有明显增加趋势。(3)不同育种年代自育品种的产量性状变化明显,育成品种铃重明显增加,籽指随铃重变化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单株铃数和衣分也呈现总体增加的趋势;衣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4)自育品种的品质性状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纤维长度和比强度逐渐增加,马克隆值呈现下降趋势,总体变化日趋合理。通过聚类研究发现:(1)38个历史自育品种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类群,第1类群包括30份品种,第2大类包括8份品种。同时第1类群又可划分为两个亚类群,其中第一亚类群包括16份品种,第二亚类群包含14份品种。(2)不同品种间欧氏遗传距离变幅为1.5998~25.1085,两两品种间平均欧氏遗传距离为4.9417。(3)具有相近表型性状、相似遗传背景、相同选育单位和相同类型的品种均被较好的聚类在一起,聚类结果较为符合品种本身的真实特性和遗传背景演变趋势。(4)北疆自育品种一直成为主栽品种,究其遗传原因在于合理拓展美棉成分、黄河流域中棉系列以及特早熟棉区辽棉系列的遗传组分,为新疆棉花育种打破遗传组分狭窄问题提供了启示、依据和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正>"新陆棉1号"由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原品系代号"2000-2",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早熟、大铃等特点。该品种全生育期143天,属陆地棉早中熟品种。植株塔形,株型松散,Ⅱ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上举,叶色深绿,缺刻较深;茎秆较硬有弹性,有茸毛;茎秆和叶柄有腺体;  相似文献   
64.
根据新疆植棉区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人为控制促使棉花断花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介绍了棉花断花概念及配套的水肥调控措施,同时剖析了该管理技术的依据、原理、指标、要求、内容和作用.为新疆棉花断花管理技术在生产中科学应用及进一步标准化提供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5.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了1996年以来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和种植发展历程;简述了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生产种植、研究进展和种植效果;提出了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不同机采棉品种单叶、群体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高产采棉品种单叶、群体光合特性,筛选个体及群体高光效品种,为机采棉产量遗传改良提供种质资源及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先驰st-303二氧化碳分析仪,分别测试5个不同类型机采棉品种花铃期的群体光合、单叶光合性状指标以及产量性状相关指标,进行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群体光合、单叶光合性状均与产量性状指标呈正相关,但群体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强于单叶光合性状;群体光合有两个峰值,分别在12:00~14:00及16:00~18:00两个时间段,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上、中、下部单叶光合性状指指标存在差异,中、下部位叶片与产量相关性强于上部叶片与产量相关性,其中中部叶片单叶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与产量性状存在显著相关;17N11号群体光合速率、单叶净光合速率均是最高,分别为3.64gCO2/(m2·h)和36.8 μmol/(m2·s),17N6号次之,为34.5 μmol/(m2·s)。【结论】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光合性状具有较强相关性,中部叶片单叶光合性状指标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强于上部及下部,17N11号与17N6号单叶及群体光合性状各指标合理,产量也相对较高,可作为高光效高产机采棉品种资源,为高光效、高产机采棉育种提供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67.
以119份国内外陆地棉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复合盐碱胁迫下陆地棉的叶绿素(Chl)、株高(PH)、果枝(FB)、果节(FN)、始节高(HFN)、叶面积(LA)、单株结铃数(BN)、铃重(BW)、衣分(LP)共9个农艺性状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陆地棉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复合盐碱胁迫下,不同地域陆地棉的Chl、PH、FB、FN、HFN、LA、BN、BW、LP的耐盐系数存在差异,其中LP、BW、Chl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0.078~0.171;而FN、BN、LA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0.34~0.48。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19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中,耐盐性为敏感(42.8%)和中耐盐(37.0%)的材料占多数,并筛选得到豫棉15、KK-1047、新陆中69等20份高耐盐及耐盐材料,可以为陆地棉耐盐遗传改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8.
 围绕新疆彩棉产业的发展,从生产、科研、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1)新疆彩棉生产应走环境友好、高效发展之路。(2)彩棉研发应着力创新,突破现有“局限性”。(3)彩棉市场应优化定位,立足于其商业性,实现销售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9.
中国棉业科技进步30年——新疆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1989-2009年30年来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状况、变化规律,主要科技成果及科技对新疆棉花生产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1)30年是新疆棉花生产发展最快时期,30年新疆已巨变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棉花生产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一,兵团棉花生产水平居世界领先;走扩大面积、扩大面积与提高单产并重、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主的途径,是30年新疆棉花不同生产阶段的发展道路;新疆棉花发展潜力巨大,坚持棉花发展不动摇是新疆棉花发展方向.(2)30年新疆在棉花品种改良、栽培模式、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灌溉技术等研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疆棉花栽培模式、实用技术,棉花品种特点等,是30年新疆棉花生产巨变的重要技术支撑,新疆棉花科技成果也丰富发展了我国棉花科技理论.(3)30年新疆棉花为我国棉花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0.
中长绒陆地棉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长绒棉发展现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疆发展中长绒棉前景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新疆应适应棉花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发展中长绒棉、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要尽快解决中长绒棉品种存在的产量低、适应性差、抗性低、品质性状匹配不合理、吐絮不畅等问题。同时提出新疆棉花品质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倒三角形结构,发展多类型棉花,满足棉纺织工业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