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4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白附子等47种植物提取物对柑桔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柑桔绿霉菌P.digitatum和柑桔酸腐病菌Oospora citri-aurantii等3种柑桔常见贮藏期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10mg/mL处理3天时,对柑桔青霉菌抑制作用较强的是川芎(又名川芎藁木)Ligusticumchuanxiong、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五加皮(又名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的提取物,抑菌率均在97%以上;对柑桔绿霉菌抑制作用较强的是五加皮和侧柏的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99.66%和98.33%;对柑桔酸腐病菌抑制作用较强的是独活(又名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和川芎的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95.24%、94.38%和77.41%。其中,独活、川芎和五加皮的提取物对柑桔青霉病菌、柑桔绿霉病菌和柑桔酸腐病菌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的提取物,作用明显,且提取物气味芬芳。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发现为植物源保鲜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2.
啶虫脒5种常用剂型对柑桔蚜虫类害虫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5种啶虫脒常用剂型对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啶虫脒常用剂型对柑桔蚜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7天防效都在90%以上,药效都比较稳定。各地桔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适合当地生产情况及环境条件的剂型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3.
2008年产量提高的水稻、玉米、大豆,都出现了滞销迹象。 “市场不认同,国库盛不下,企业不加工,农民卖不出。”一位粮食加工企业的老总对新出台的第二轮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表示了担忧。在帮助解决农民丰年卖粮难的同时,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出台措施刺激粮食加工企业的需求,农产品救市措施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博弈视角的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博弈论的思想出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支持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5.
2020年春季,于重庆市长寿区柑橘园内采集大雅柑典型枯斑病果实,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得到菌株CS11,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CS11为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向健康的柑橘盆钵苗喷洒CS11孢子悬液可致植株患病,从患病样品中分离得到菌株CS11,确认CS11是致病病原菌;CS11对大雅柑(Citrus reticulata.cv. dayagan)、有核沃柑(Citrus rtemple× Dancy)、塔罗科血橙(Tarocco blood orange(Citrus sinensis(L.) Osbeck))和尤力克柠檬(Citrus limon)的叶、枝、果实均具有致病性。室内药剂筛选结果显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0%唑醚?代森联可湿性粉剂、450 g/L咪鲜胺乳油、37%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1.5%吡唑嘧菌酯乳油5种杀菌剂对CS11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0%唑醚?代森联可湿性粉剂、37%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1.5%吡唑嘧菌酯乳油等4种药剂的EC50值均小于10 mg/kg。  相似文献   
146.
2017年,采集云南玉溪冰糖橙典型果斑病病果,从病灶组织中分离致病菌,根据形态学特征、致病性和多种保守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分离获得的3个菌株guo–1、NS2–2、NS2–6经鉴定为茎点霉(Phoma sp.),对当年生冰糖橙叶片和果实的致病力较强;基于ITS、SSU、EF1–α、LSU、TUB、ACT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致病菌与Phoma sp.处于同一个分支。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1.5%吡唑嘧菌酯悬乳剂、22.5%咪鲜胺水乳剂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玉溪冰糖橙果斑病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7.
采用HPLC法对虎耳草科岩白菜属岩白菜、虎耳草科落新妇属落新妇、紫金牛科紫金牛属百两金及金牛、胡桃科青钱柳属青钱柳5种药用植物中岩白菜内酯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岩白菜内酯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中岩白菜内酯含量最高的植物为岩白菜,40%乙醇为溶剂,液料比10 mL/g的超声波提取体系收到的岩白菜内酯最多。此研究为岩白菜内酯药源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多年防控试验示范与推广实践,集成一套红桔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压制病原基数、适当防治次数、精准杀菌剂选择为防控关键的化学防治措施。2012-2014年,这套以化学防控为主,冬季清园、开窗修剪通风,翻土排水降湿等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在重庆万州区13万亩红桔产区广泛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连续三年恢复性增产增收;1200亩示范区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1.37%、88.14%和90.30%。大面积褐斑病防控实践验证了该套综合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为国内柑橘褐斑病防控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9.
在开花前期和采果前期对温州蜜柑和锦橙进行矿物油绿颖处理,开花时调查对花的影响,采果时进行品质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柑桔开花前10天之内最好不要使用矿物油绿颖;花前15天以上在温州蜜柑和锦橙上可以使用一次绿颖,但浓度不能高于100倍液.温州蜜柑和锦橙在采前90天左右可以使用绿颖150~200倍液,但不能再提高浓度.  相似文献   
150.
从金柑流胶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5株真菌,编号为JG1、JG2、JG3、JG4、JG5,观察其形态特征,测定其致病性并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发现,5株真菌致病程度不同,JG4孢子悬浮液处理发病最重,JG1处理发病最轻.JG2、JG3、JG4属于链格孢Alternaria sp.,JG1属于叶点霉Phyllosticta sp.,JG5属于镰孢霉Fusarium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