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广适性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钵苗育秧和毯苗育秧2种育秧方式以及4种播种量处理,研究不同播种量和育秧方式对籼粳杂交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无论是钵苗育秧还是毯苗育秧,各秧苗素质指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同一播种量条件下,钵苗育秧处理的株高极显著高于毯苗育秧处理;钵苗育秧处理出苗率在S4播种量(8粒/孔)时显著低于毯苗育秧处理(86.0 g/盘),其他播种量下无显著差异。2种育秧方式的叶龄和茎基宽在S1播种量(2粒/孔或21.5 g/盘)时差异不显著,在其他播种量时钵苗育秧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育秧处理。2种育秧方式的根长、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下部干物质量仅在低播种量时差异显著;同一播种量下2种育秧方式间的根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抛秧、手插与机插栽培的连作晚稻分蘖成穗规律研究,发现3种栽培方式的分蘖成穗均以第5、第6和第7叶位产生的分蘖为主;3种栽培方式的平均分蘖成穗率分别为7083%,7410%和7317%,平均每穗总粒数分别为1150,1180和1194粒,对产量贡献率分别为459%,490%和494%。说明连作晚稻3种栽培方式除手插移栽的叶龄较大、分蘖利用节位相对较高外,另2种栽培方式分蘖成穗率和对产量贡献率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双季稻适宜的种植模式,本研究于2021年对浙江省仙居县当前主要的种植模式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产量影响不明显;钵苗移栽对连作晚稻稳产增收效果显著,钵苗机插最优,667 m2产量达648 kg,机插产量优于人工手插,毯苗移栽产量显著低于相同移栽方式钵苗,直播由于生育期较短和抗灾能力弱等原因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4.
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江山市实施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单季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通过运用"水稻合理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精确灌溉"等技术,甬优9号最终产量达660.4kg/667m2,比对照田增产80kg/667m2以上,增幅14.1%。  相似文献   
15.
桐乡市对27个晚稻品种进行优质水稻品种评选试验,比较各品种之间生理性状及产量构成,结合专家食味评分和米质检测结果,筛选出嘉禾236、丙709米质优、食味佳、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宜在桐乡市作为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明确和发挥杂交水稻‘中浙优8号’的增产增效潜力。[方法]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中浙优8号’的产量结构,探讨了各产量构成因子间的内在联系和对产量贡献的大小。[结果]‘中浙优8号’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的效应大小排序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粒重、每穗总粒数。[结论]研究提出‘中浙优8号’高产高效栽培应在确保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贝类养殖的滩涂土壤的流变属性和结构稳定性,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静置时间的滩涂土壤进行了流变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滩涂土壤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剪切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同时,通过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中的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建立了屈服应力与含水率和静置时间之间的数值模型,并比较了含水率和静置时间对屈服应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剪切过程中滩涂试样经过了弹塑性阶段、固液转化阶段和流体阶段,滩涂土壤表现出了静置时间越长,固液转化阶段就越长的性质,且剪切过程中表现出剪切稀化的性质。2)静置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同时增加,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的降低,且滩涂土壤存在一个含水率分界点,此含水率分界点在64.5%~67.0%之间,当超过这个含水率分界点的试样的静置时间超过31 h时,试样的屈服应力基本不会再发生较大的波动,大小在2 240~4 380 Pa之间,此外,静置时间在0~53 h之间且含水率在62.0%~69.5%之间的试样的屈服应力在1 870~5 410 Pa之间。3)含水率对屈服应力的影响比静置时间的影响更加显著,模型的R2为0.953 4,并且在验证试验中,屈服应力的测量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在15.0%以内,都说明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定性和定量地表征了滩涂土壤的流变特性,为滩涂贝类采收机械的研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机插后植伤轻,能使武育粳7号提早返青分蘖,改善群体茎蘖质量;相比营养土育秧和田泥育秧,用"国瑞"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水稻有效穗数增加8.97%、19.65%,每穗总粒数增加6.29%、11.68%,最终理论产量提高14.53%、27.25%,实际产量提高13.60%、26.17%。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浙江省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主要作物,对于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但近年来,种稻收益持续下降,严重制约了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稻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对促进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全方面调研与典型调研,分层次梳理了当前浙江省水稻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现状、存在...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永康市的甬优12产量达到14.054 t·hm-2,刷新了浙江省单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纪录。分析该攻关田甬优12的生育特性、生育期间天气状况以及种植方式方法,讨论获得高产的原因和有待改进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