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为了明确玉溪峨山生态条件下适宜种植的烤烟品种,为红塔集团高端烟叶生产基地的烤烟品种布局和后备品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取样检测,综合分析初烤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烟叶致香成分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中,NC297品种的外观质量表现最好,中上部烟叶整体均优于其他2个品种;化学成分方面,NC297品种上部烟叶烟碱稍高于适宜值(4.00%),达到4.26%,呈现糖低碱高的现象,与其他2个品种差异显著,K326和云烟116品种烟碱含量适宜,3个品种中部烟叶化学成分较适宜,钾高氯低,K326品种非烟碱氮比总氮适宜,云烟116和NC297品种氮碱协调性较K326品种稍差.K326品种感官质量均优于其他2个品种,感官评吸总分由高到低排序为K326、NC297、云烟116.从致香成分含量来看,K326品种烟叶致香成分总量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几个关键的致香成分,如巨豆三烯酮、β-大马酮、苯乙醇、苯甲醇、糠醇、糠醛和金合欢基丙酮均较高.在玉溪峨山生态条件下,K326和NC297品种表现较好.K326品种烟叶品质佳,但是外观质量稍差,建议生产过程中以提高烘烤技术,提升烟叶外观质量为主;NC297品种外观质量较好,但是内在品质稍弱于K326品种,在生产上要以提高内在品质为主.  相似文献   
42.
我国生态保护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存在着生态优先理念未完全树立,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不到位,顶层设计不系统,生态工程的政策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我国已有的生态保护建设制度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优化生态保护建设的监督管理体制,完善生态保护建设的法律体系,推动生态保护建设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创新生态保护建设的市场和利益调整制度体系,完善生态建设保障制度及公共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43.
以闫棉67号为供试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对棉花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可以有效调节棉花株高和果枝数,增加棉花果节量,提高棉铃数,同时增加棉铃体积和棉铃重,显著提高棉花伏前桃和伏桃数量,增加籽棉产量,其中复硝酚钠和胺鲜酯复配处理效果最佳。各复配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44.
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光竞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黄土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Juglans regia)、苹果(Malus pumila)、花生(Archis hypogaea)、大豆(Gly-cine max)所组成的四种果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果农间作系统中透光率(TSY)、作物光合有效辐射(PAR)、净光合速率(Pn)和光效应(EL)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间作系统光分布模型的建立,光生态特征分析等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研究表明:(1)核桃间作模式的光照条件要优于苹果间作模式,苹果间作区域内的相对日照总量仅为33%.(2)果农间作模式中果树对作物产生的影响程度与二者的距离有关,离树体越近,作物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率越小.(3)光效应表明果树对作物存在光竞争,竞争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苹果—花生(-26.39%)、苹果—大豆(-21.89%)、核桃—大豆(-18.12%)和核桃—花生(-16.62%).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不同调节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具有最佳防治效果的调节剂。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施用1-萘乙酸原粉、99%吲哚乙酸粉剂、95%茉莉酸甲酯和1%芸薹素内酯对棉花苗期的出苗率、发病率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土壤施用95%茉莉酸甲酯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为73.61%,1%芸薹素内酯的防效为15.36%;1-萘乙酸原粉的防效为-2.84%;99%吲哚乙酸粉剂的防效为-14.68%。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不同调节剂的防治效果表现为95%茉莉酸甲酯1%芸薹素内酯原粉99%吲哚乙酸粉剂1-萘乙酸原粉。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外源物质复配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生长及生理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棉花幼苗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外源物质α-萘乙酸+脱落酸、α-萘乙酸+硝普钠、脱落酸+硝普钠、α-萘乙酸+脱落酸+硝普钠后,在4℃低温下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0、24、48 h和恢复常温24 h测定棉花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外源物质喷施处理在低温胁迫前均不同程度降低棉花幼苗丙二醛含量,经低温胁迫后,喷施α-萘乙酸+脱落酸+硝普钠处理恢复常温24 h棉花幼苗鲜重较喷施蒸馏水对照显著提高了9.09%;在低温处理48 h时,喷施α-萘乙酸+脱落酸+硝普钠处理叶片丙二醛含量与喷施蒸馏水对照相比显著降低5.60%;恢复常温24 h时,喷施脱落酸+硝普钠处理和喷施α-萘乙酸+脱落酸+硝普钠处理叶片丙二醛含量较喷施蒸馏水对照分别降低了6.84%和8.17%,其中喷施α-萘乙酸+脱落酸+硝普钠处理叶绿素含量较喷施蒸馏水对照增加了6.16%。综上所述,喷施α-萘乙酸+脱落酸+硝普钠外源物质组合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造成的伤害,减轻大田生产中低温冷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7.
地形是影响森林植被分布与生长的重要地理因子,秦岭山地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生态屏障区,其森林植被变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基于2000—2014年秦岭山地MODIS NDVI、DEM、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和相关系数对森林植被变化及对气候响应的坡向、坡度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1)秦岭山地森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占森林总面积的59.72%。按坡向划分,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半阳坡上,约占50%;按坡度划分,森林植被主要集中在斜坡和陡坡上,共占50%以上。(2)2000—2014年秦岭山地各森林植被NDVI均呈线性增加过程,在坡向和坡度上均表现为落叶阔叶灌木林线性增加速率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针叶林最低的特征,并且落叶阔叶灌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的主体部分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而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的增加过程不显著。(3)秦岭山地森林植被与气温在不同坡向和坡度上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反映该区域热量条件充足,降水成为森林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同时,在不同一坡向上,随着坡度的增加,气温、降水与森林植被的相关关系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山地地形条件对森林植被分布影响较大,而不同地形上水热条件对植被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8.
玉米播种机水平圆盘排种器型孔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满足水平圆盘排种器在高速条件下的精密排种要求,从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出发,对排种盘型孔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进行分析,设计出一种带倒角的周边式倾斜长方形型孔的水平圆盘排种器。为了得到排种器的最佳性能参数,以排种器转速、型孔倒角长度、型孔倾角为试验因素,以排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数学模型。应用响应面法对回归方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佳参数为:排种器转速为33 r/min,倒角长度为7 mm,型孔倾角为61°,此时排种的合格指数为92.47%,重播指数为3.56%,漏播指数为3.97%。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台架试验验证排种器的排种合格指数为92.13%,重播指数为4.01%,漏播指数为3.86%,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当排种器转速调整为33 r/min时,其线速度为0.41 m/s,播种机组前进速度为8.6 km/h,水平圆盘排种器的播种性能指标满足单粒精密播种的农艺要求,且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该研究可为机械式精密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9.
国际交流合作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新的重大使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方向。分析了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的三方面机遇挑战,从三个角度提出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支撑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路径,就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50.
Sr18生防制剂的杀线虫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Sr18生防制剂的杀线虫谱。本实验通过室内法测定了Sr18的4种不同调配制剂S01-S04对南方根结线虫、大豆孢囊线虫和松材线虫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防调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致死效果最强,稀释至8倍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对大豆孢囊线虫,生防制剂S01和S03(原始pH制剂)16倍稀释液的校正死亡率均可达到85%以上;而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高的是S02和S04(中性pH制剂),8倍稀释液仍可达到100%。实验证实Sr18生防制剂是一种有效的广谱生物源杀线剂,在重要植物寄生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