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纳米技术发展和应用以指数形式快速增长,纳米氧化铜(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CuO NPs)因在吸光性、磁性、化学催化和热传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近期关于CuO NPs对细胞、动物胚胎和植物的毒性报道日益增多,但是关于CuO NPs对鱼类甲状腺系统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试验选用斑马鱼作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形态、激素水平和基因层面研究了纳米氧化铜对斑马鱼甲状腺系统造成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CuO NPs可损伤甲状腺滤泡结构,改变上皮细胞形态,诱导甲状腺激素T_3和T_4上升并且造成代谢酶编码基因ugt1ab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82.
采用有机溶剂法、活性炭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提取黄瓜褐斑病菌除草活性物质,并应用种子萌发法对除草活性物质进行活性测定.提取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法能有效提取到除草活性物质,其中丙酮萃取物对反枝苋种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校正抑制率为93.24%,除草活性物质为极性较强的大分子物质;活性炭法不能将除草活性物质提取出来.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紫外光照和热稳定性,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83.
以9头成年种公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和保存时间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公猪年龄的增长,采精量不断增加,18月龄左右达到顶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子活力和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畸形率则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84.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玻璃纸做材料,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了分离,实验室单卵囊感染26只鸡,在感染后5~12d,用饱和盐水漂浮集卵法进行检测,其中10只鸡检出卵囊,结果表明,该单卵囊分离技术简单易行,单卵囊感染成功率达38%,单卵囊技术的关键步骤为:(1)滴管拉的尽量细,(2)滴液尽量小,(3)要耐心观察,(4)实验鸡在0~7日龄。  相似文献   
85.
王黎 《山东饲料》2007,(1):12-13
近几年。媒体上特种养殖的广告越来越多,好像只要干上特种养殖,人很快就富得不得了。实际上。特种养殖风险很大,不吃透相关细节盲目投资,结果只能是十投九亏。因此,投资者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方方面面地考察细致,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的血汗钱打水漂。  相似文献   
86.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L-苹果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和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92头健康状况良好的28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初始体重(9.12±0.52)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3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5%和1%的L-苹果酸制品(含有20% L-苹果酸和80%载体),试验期28 d。分别在试验的第14和28天,前腔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验结束时屠宰测定仔猪空肠的炎症反应、抗氧化能力并观察空肠形态,分析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1% L-苹果酸制品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4天仔猪血浆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P<0.01),显著升高了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水平(P<0.01);显著降低了试验第28天血浆中IL-6的水平(P<0.01),显著升高了IL-10的水平(P<0.01);这表明日粮添加1% L-苹果酸制品缓解了断奶仔猪的炎症反应。2)日粮中添加1%的L-苹果酸制品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6的水平(P<0.05或P<0.01),显著升高了IL-10的水平(P<0.01);同时,添加L-苹果酸制品显著升高了空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或P<0.01),显著提高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的水平(P<0.05)。3)添加L-苹果酸制品显著提高了空肠的绒毛高度(P<0.01)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4)与对照组相比,L-苹果酸组空肠紧密连接蛋白中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07),Claudin-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1% L-苹果酸制品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抗炎能力,提高空肠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起到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但是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一类天然烃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有2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5-磷酸脱氧木酮糖/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2条途径中存在一系列调控萜类化合物结构和功能的基因。笔者等对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代谢合成途径及功能基因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用萜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发挥着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职能.高校实践育人体现了"知行统一"的优良传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中医药院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育内容.构建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专...  相似文献   
89.
未来的畜牧业必定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主.挖掘产业潜力,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畜牧业全新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互促融合,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文章以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养猪产业发展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智慧养殖等方面剖析其如何创新打造产业链,希望对正在谋求转型升级的畜牧养殖企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0.
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灭活苗交叉免疫保护及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伊氏锥虫湖北株和广西株制备纯虫灭活苗和含血灭活苗,经小鼠1次、2次免疫,再经强毒伊氏锥虫湖北株、广西株和江苏株交叉攻击。结果湖北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湖北株)获得30/30保护,对异株即广西株和江苏株分别获0/10和7/10保护,该苗一次免疫鼠对同株仅获得5/10保护。广西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广西株)获20/20保护,对异株即湖北株和江苏株分别获得0/10和4/10保护。含血湖北株伊氏锥虫灭活苗对同株无保护作用,13只免疫小鼠全部死亡,对江苏株(异株)为9/10死亡。对照小鼠全部发病死亡。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说明,纯虫灭活苗经两次免疫后对伺株虫体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100%,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因抗原变异现象出现不同的免疫保护作用。两次免疫接种小鼠其免疫保护效果比一次免疫的效果好。疫苗中如含有大量非特异物质,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将完全丧失。稳定试验表明,灭活苗在室温下保存1个月,在4℃、-20℃下保存6个月,免疫效果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