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5篇
  38篇
综合类   28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亚麻纤维素合成酶及其类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和克隆了亚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esA)及其类蛋白D基因家族(CSLD)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纤维素合成酶类蛋白(CSL)作为一种重要的膜蛋白与纤维素合成酶具有相似的蛋白结构,都含有D,D,D,QXXRW保守区.利用其它物种中Ces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基因片段,经多次重复测序,获得了6个CesA基因片段和5个CSL基因片段.应用ClustalW和NCBI数据库对获得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它们分别属于CesA基因家族和CSLD基因家族.6个CesA基因片段之间核酸和蛋白的相似性分别在67%~88%和71%~98%之间.5个CSLD基因片段之间核酸和蛋白的相似性分别在68%~83%和76%~94%之间.推测LusiCesA1与LusiCesA3,LusiCesA4与LusiCesA5及LusiCSLD1与LusiCSLD2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62.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调查了6种农业生境类型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6631头,分属于4门11纲17目.从总体讲,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34.92%,31.82%和11.68%;常见类群为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寡毛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7.92%,4.78%,1.45%和1.31%;其他16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表现为林地>果园>苗圃>荒地>菜园>农田,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果园>林地>苗圃>荒地>菜园>农田,但各试验样地的优势种类和常见种类有所不同.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农业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林地和果园、荒地、菜园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群落结构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663.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加工番茄在不同生育期对钙镁铁的吸收及分配规律,以及土壤在不同生育期的供肥规律.结果表明:(1)有效钙在同一生育期的吸收量为叶>茎>根>果;在不同生育期根和茎对有效钙的吸收规律相似,比较稳定;叶对钙的吸收,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升高.(2)有效镁在整个生育期分配于茎、叶中较多,根、果中较少;同时对有效镁的吸收,定植期各部位略高,其余各个时期又趋于稳定,变化幅度不大.(3)铁的测定由于污染原因,以致测试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植株对铁的吸收规律.(4)土壤在不同生育期的供肥规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64.
化隆县属高寒地区 ,有可利用天然草地1 9.83万 hu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62 .4%。为了探索禾本科牧草在化隆县种植的适宜性和鉴别牧草品种的优劣 ,以便为化隆县大面积种植人工饲草提供科学依据 ,化隆县草原站于 1 995年设计了该项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化隆县牙什尕乡黄河北岸参河滩村的阳坡地段 ,海拔 2 1 5 0 m,年均气温 8.3℃ ,年降水量为 465 .1 mm,年蒸发量为 1 2 85 .4mm,年日照时数 2 64 7.1 h,平均风速 1 .5 m/ s,极端最高气温 2 7.4℃ ,极端最低气温 -2 2 .9℃。试验地前茬为小麦 ,土壤为灰钙土 PH…  相似文献   
665.
通过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明确4.23%甲霜灵·种菌唑微乳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效及产量的影响,为低毒、高效、无公害种衣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可提高棉花出苗率17.8百分点,增加棉花产量15.6%,对棉花立枯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666.
<正>生防菌是植物病害防治中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土传病害(包括多种真菌和细菌病害)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Pérez-Montaňo et al.,2014),其中有关木霉菌的报道较多(Hajieghrari et al.,2008;SchusterSchmoll,2010),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和里氏木霉T.ree-  相似文献   
667.
【目的】探讨干旱区绿洲棉田农艺措施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的影响,揭示农艺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以膜下滴灌和常规漫灌2种灌溉方式为主区,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2种处理为裂区,4种施肥处理:单施有机肥(为腐熟鸡粪,OM)、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和不施肥(CK)为裂裂区。于棉花出苗后开始测定土壤异氧呼吸强度,并于每年棉花收获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和分析不同农艺措施下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结果】干旱区绿洲棉田不同农艺措施两两交互及3种措施交互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表层0-20 cm含量均最高,其下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至40-60 cm土层降至最低。不同农艺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表现为,与常规漫灌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方式增加了2.5%-3.0%,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加了2.3%-6.3%,与CK处理相比,(NPK+OM)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4.3%-16.8%,且(NPK+OM)/OM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大于CK/NPK处理(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为膜下滴灌方式比常规漫灌方式增加了21.9%-34.3%,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加了12.1%-29.4%,与CK处理相比,(NPK+OM)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了83.9%-151.0%。棉田土壤微生物熵(qMB)的大小变化在灌溉处理间表现为膜下滴灌>常规漫灌方式,秸秆处理间为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处理,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熵在0-40 cm土层显著大于40-60 cm土层,且不同土层间(NPK+OM)处理土壤微生物熵为最大,其次分别为OM、NPK、CK处理。棉田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CO2)大小变化在不同灌溉处理间表现为膜下滴灌低于常规漫灌方式,秸秆处理间为秸秆还田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施肥处理间为(NPK+OM)P<0.05)。不同农艺措施间互作,膜下滴灌方式及秸秆还田措施下,(NPK+OM)处理棉田土壤微生物代谢熵最低。【结论】干旱区棉花生产中,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并实施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可使土壤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68.
黑晶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省温岭市农业林业局联合选育的乌梅类大果型杨梅优良品种。在温岭表现始果早,果实较大,丰产、稳产,品质优,成熟期适中,采前不易落果。2007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适宜在浙江省杨梅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669.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株X-60的分离鉴定及其表型组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寻烟草青枯病的生防菌剂,本研究以烟草青枯病菌为指示菌,从烟草根围土壤中分离获得拮抗细菌X-60,其抑菌圈大小约为37 mm。经形态观察、Biolog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谱测定表明,它对烟草灰霉病菌、烟草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1.28%、58.97%、60.53%和72.78%。温室盆栽试验表明,X-60菌液灌根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表型芯片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能代谢41%的碳源、77%的氮源、86%的磷源、69%的硫源,具有91种生物合成途径;72种碳源、45种氨基酸类氮源和190余种肽类氮源均能显著促进该菌的生长;其高效代谢的磷源有二硫代磷酸盐和半胱胺S-磷酸盐,高效代谢的硫源有硫代硫酸盐、S-甲基-L-半胱氨酸和硫辛酰胺。研究结果为解淀粉芽孢杆菌X-60生防菌剂的开发及将其应用于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0.
合理的灌水定额和阶段灌量分配是灌溉农业中灌溉制度的核心,它既是作物高产的前提,也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连续2年田间小区滴灌试验,研究了玉米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灌水量和产量的关系,建立了基于阶段干物质积累的滴灌玉米优化灌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本研究基于滴灌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与阶段灌量、产量的关系,依次建立了滴灌玉米在拔节期、吐丝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的灌溉模型.2)由模型得到经济最佳灌量为6798m3/hm2;玉米在拔节期、吐丝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临界值分别为11241kg/hm2、14104kg/hm2、29194kg/hm2和38842kg/hm2,所需临界灌水量分别为1109m3/hm2 、2252m3/hm2 、4553m3/hm2和7741m3/hm2.3)经田间实际灌量检验,1∶1直线间的决定系数(Rz)、根均方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分别为0.8244、5.50%和0.12%,该模型可较好估算北疆地区滴灌玉米在经济最佳灌水量下进行优化阶段灌量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