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农药飘移状况的室内模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铜代替农药,采用室内恒定风速模拟,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和数学模型拟和,研究了不同农药喷雾量及喷雾溶液浓度接近地面飘移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飘移路径上某一点收集到的有效成分比例为常数,该常数与飘移距离高度相关,与喷雾量和喷雾溶液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细胞色素P450酶系在生物界中广泛分布,并且是大多数除草剂代谢第一阶段的重要酶系,对除草剂抗性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细胞色素P450酶系在除草剂代谢中的研究进展,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参与的杂草抗性形成及其在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培育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50%噻苯隆在棉田的应用效果及气候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棉铃吐絮35%~40%时喷施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研究其对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的影响,并对气候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棉花具有理想的脱叶效果,用药剂量为150~300g/hm2(有效剂量)时,随用药剂量增加脱叶率提高;该药剂能促进棉铃吐絮,提高霜前花比例;用150~450g/hm2剂量处理,对棉花品质没有影响.温度、日照时数对棉花脱叶速度、脱叶率及吐絮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免耕夏玉米田马唐的生物学特性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免耕夏玉米田马唐的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讨论了马唐的综合治理措施:增加上茬小麦播种量、适当轮作、合理施肥、利用小麦秸秆对马唐种子的异株克生作用以及正确选择化学除草的时机等。  相似文献   
15.
防治节节麦的除草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节节麦不同生育时期用药,对精噁唑禾草灵、异丙隆、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进行了除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在节节麦3叶期前用药,推荐剂量下防效80%左右.节节麦叶龄对甲基二磺隆的防效呈明显负相关,甲基二磺隆对分蘖后节节麦的防效仅为35%~40%,因此对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应掌握秋季防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明确氰氟草酯对谷子的安全性和杂草的敏感性,为氰氟草酯在谷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谷田恶性杂草牛筋草和谷莠子对氰氟草酯分别为高度敏感(GR90 45.02g a.i./hm2)和一般敏感(GR90 124.13g a.i./hm2)。氰氟草酯对冀谷39和杂草的选择性指数大于2,且为不敏感(GR10 284.05g a.i./hm2),对豫谷18和杂草的选择性指数小于1,且为高度敏感(GR10 13.70g a.i./hm2)。冀谷39的抗药性指数为9.65。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氰氟草酯能有效防除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冀谷39田间的禾本科杂草,对牛筋草和马唐的防效高,氰氟草酯在110g a.i./hm2剂量下对牛筋草和马唐的鲜重防效和株数防效均高于96%;氰氟草酯对谷莠子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110g a.i./hm2剂量对谷莠子的鲜重防效大于80%,对冀谷39的株高和鲜重没有影响。结果揭示了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冀谷39对氰氟草酯有较强的耐药性,普通谷子品种豫谷18对氰氟草酯没有耐药性,合理使用氰氟草酯能够有效防除冀谷39田间的多种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荠菜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对小麦田优势杂草荠菜的化感潜力,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根部、茎叶部、雄穗部)的不同浓度水浸提液(6.25、12.50、25.00、50.00和100.00 mg/mL)对荠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根部、茎叶部和雄穗部水浸提液对荠菜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随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其中根部、茎叶部、雄穗部水浸提液处理浓度为100.00 mg/mL 时荠菜种子发芽率分别为0.0%、0.0%和10.0%,发芽指数分别为0.00、0.00和0.74。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荠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根部与茎叶部水浸提液对荠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相似,即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对荠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雄穗部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00.00 mg/mL处理下显著抑制荠菜幼苗的生长,而当水浸提液浓度<100.00 mg/mL时,随着浓度的降低,对荠菜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30%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562.5~675.0 g a.i./hm2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播娘蒿、藜的防效很好,对荠菜防效较好,对冬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9.
黄顶菊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播种黄顶菊,研究其出苗及生育特性.结果表明,黄顶菊的出苗期从4月3日至11月8日,幼苗生长比较缓慢,8月28日之前出苗的黄顶菊均能开花,8月18日以前出苗的黄顶菊所结种子能发芽,7月17日之前出苗的其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之后发芽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棉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地膜覆盖棉田和露地棉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的杂草种类差异不大,地膜覆盖棉田杂草主要发生在5月初-5月上中旬,露地棉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20日左右、6月15日和7月中旬左右,地膜覆盖能抑制棉田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地膜覆盖棉田的杂草防除以土壤处理为主,露地棉田采用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防除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