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以陕西长武县为例,对典型旱作农区种植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模糊优选理论,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节水型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提出长武县2010、2015、2020年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依据方案,2010、2015、20 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2007年分别下降11%、19%、2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7%、12%、 17%;饲草作物提高8%;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2007年的6.86 kg/(mm*hm2) 上升到2020年的14.08 kg/(mm*hm2).  相似文献   
92.
利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玉米与西瓜间作条件下,研究了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穴密株种植能够协调降雨的不均衡性,增加补灌的人为可控制性,能够利用有限水源实现旱地稳产的目的。试验条件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处理为M0W4P4500,立体种植效果最好的处理是M1W3P4500。  相似文献   
93.
依据田间试验结果,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主要作物水分平衡特征与水分生态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夏熟作物全生育期水分满足率,干旱年份为55.9%~63.8%,丰水年份为84.1%~86.4%;秋熟作物全生育期水分满足率,干旱年份为67.7%~79.0%,丰水年份为92.1%~95.1%。水分生态适应性因作物类型和降水条件而存在差异,秋熟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高于夏熟作物,丰水年份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高于干旱年份。旱地6种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排序依次为:谷子>马铃薯>糜子>胡麻>豌豆>春小麦。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合理的旱区种植制度决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宁南旱作农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宁南旱区种植业生产中存在的粮、经、饲比例严重失调,重夏粮轻秋粮等问题,在长期定位研究基础上,提出“压粮扩饲,压麦扩经,压夏扩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在种植业结构优化方案中,粮经饲比例由现状的80:15:5调整为60:20:20;粮食作物内部,夏秋粮比由现状的1:0.9调整到1:1.4,该优化方案经宁南旱农试区多年的检验,性能确较稳定,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5.
宁夏固原半干旱旱作农区农业结构改革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揭示:固原半干旱旱作农区,农田肥力水平与作物的水分转化效率呈正相关和相关显著,其地力不足导致水分无谓耗损,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最为直接的原因。采取农田扩种苜蓿,促进畜枚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结构,强化农枚结合和实行“有机为基础,有机不足无机补”的拓宽物质循环的原则,建立与资源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益性能稳定的生产结构体系。强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体系,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生产力,使生物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密切结合,是扩大农业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
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生产态势与地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不同地区和作物,对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粮食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山西省小杂粮播种面积最大,甘肃省次之,宁夏回族自治区播种面积虽不及陕西省,但所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却较高。在不同小杂粮作物中,以马铃薯分布面积最大,谷子次之,其后依次是荞麦、绿豆,其他作物则分布相对较少。同时对小杂粮分布最为集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主要小杂粮作物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该区分为3个区,10个亚区,评述了各区主要小杂粮生产和分布特点,为合理开发小杂粮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7.
1缓和树势 拉枝开角 休眠期宜轻剪、适当疏、少短截,多甩放,延长枝甚至不剪。生长期采取拉枝、环剥、环割、扭梢等促花技术。拉枝是整形、增枝、促花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拉枝的时间全年均可,但宜在树体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拉枝的角度以80°~90°为宜。  相似文献   
98.
渭北旱塬夏闲地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渭北旱塬农业生产和夏闲地现状,论证了渭北旱塬扩大复种开发夏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通过试验研究表明,虽然水分不足是扩大复种的主要限制因素,但只要因地制宜也可适度开发夏闲地(从三年四熟到一年二熟)。  相似文献   
99.
2012年对Ⅱ优125制种母本进行旱育抛秧与水育移栽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Ⅱ优125制种母本进行旱育抛秧栽培可以达到省工、高产、优质的目的.根据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制种田旱育抛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0.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经济突飞猛进,放松了粮食生产;北方注重水利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从而使历史形成的“南粮北调”局面逐步地呈现出“北粮南运”的格局。值此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启动之际,本文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辩析“南水北调”与“北粮南运”的得与失,提出“北压南扩”的粮食布局,以及进口必要数量的粮食以缓解北方水危机等的水资源生产力战略贮备意见。并着重强调多种途径,增进水资源生产潜力对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